作者:张春  单位:大竹县童家镇卫生院 内科  发布时间:2025-09-05
45

“感冒发烧扛几天就好,吃片退烧药就行”——这是很多人面对感冒时的惯性认知,甚至有人自行搭配抗生素、复方感冒药。但内科医生提醒,盲目硬扛或乱用药,可能让普通感冒进展为肺炎、支气管炎,尤其老人、小孩及免疫力较弱人群,风险更高。多数普通感冒可通过休息缓解,但出现4种异常情况时,必须及时就医,避免病情延误。

普通感冒与肺炎,别混淆

普通感冒多由鼻病毒、冠状病毒等病毒感染引起,症状集中于上呼吸道,表现为鼻塞、流涕、咽痛、低热(多不超过38.5℃),偶伴头痛、乏力,通常5~7天可自行缓解,无明显胸闷、呼吸困难。

肺炎则是细菌、病毒等病原体侵犯肺部组织的下呼吸道感染,症状更严重:常出现持续高烧(多超过38.5℃,退烧药难控制)、剧烈咳嗽(可能咳黄脓痰、带血痰)、胸闷、呼吸急促(成人每分钟呼吸超过24次,小孩可见鼻翼扇动),严重时会“喘不上气”。若延误治疗,可能引发呼吸衰竭、败血症,对老人、婴幼儿及有糖尿病、慢阻肺等基础病的人群威胁极大。

不少人将肺炎早期症状误判为“感冒加重”,硬扛或乱用药,最终导致病情升级。其实两者核心区别在于是否出现“下呼吸道受累”信号,尤其以下4种情况,需高度警惕。

出现这4种情况,立即就医

1.发烧超过3天不退,或体温反复超过39℃

普通感冒的低热,服用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退烧药后多能暂时缓解,且发烧持续不超过3天。若出现以下情况,可能是感染加重的信号:

连续发烧3天以上,退烧药无法控制,体温反复超过39℃,且退烧后精神萎靡;

老人、小孩发烧时,虽未达39℃,但伴随意识模糊、嗜睡、小孩拒食、尿量减少等表现。

这提示体内感染未得到控制,可能已波及肺部,需及时就医查血常规、胸片,明确是否存在肺炎或细菌感染。

2.咳嗽加重,出现异常痰或呼吸困难

感冒初期多为干咳或少量白色稀痰,随病情好转会减轻。若咳嗽频繁加重,且出现以下情况,需警惕肺炎:咳出黄脓痰、绿色痰(可能为细菌感染)或痰中带血;咳嗽时伴明显胸痛,深呼吸或咳嗽时疼痛加剧;呼吸急促、胸闷:爬一层楼梯即气喘,说话需断续换气,小孩或老人出现鼻翼扇动、嘴唇发紫(缺氧表现)。

这些症状说明感染已向下蔓延,影响肺部通气功能,需通过胸部CT或胸片排查肺炎、支气管炎。

3.症状好转后突然“反弹”,新增不适

部分患者感冒初期症状减轻,却突然出现“病情反弹”,例如:

鼻塞、咽痛再次加重,同时新增剧烈咳嗽、胸闷;

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或全身肌肉酸痛、乏力加剧,甚至无法下床。

这种“好转后加重”可能是病毒感染后继发细菌感染,或合并心肌炎、肺炎等并发症,老人和小孩尤其容易出现,需及时就医评估。

4.特殊人群感冒,症状轻也建议就医

以下人群免疫力较低,普通感冒可能快速发展为肺炎,即使症状不重,也建议出现感冒症状后1~2天内就医:

1岁以下婴幼儿:免疫系统未发育完全,可能仅表现为拒奶、嗜睡、呼吸急促,易引发毛细支气管炎、肺炎;

65岁以上老人:多有基础病,肺炎早期症状不典型,可能仅表现为“精神差、食欲下降”,易被忽视;

基础病患者:如慢阻肺、哮喘、糖尿病、肾病患者,或正在化疗、长期服用激素者,感冒易诱发基础病急性发作;

孕妇:孕期用药需谨慎,不可自行服用退烧药或抗生素,需在医生指导下治疗,避免影响胎儿。

感冒后别乱做这3件事

1. 不盲目用抗生素:普通感冒为病毒感染,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头孢)仅对细菌感染有效,乱吃会破坏肠道菌群、增加耐药性,需医生判断合并细菌感染时才使用;

2. 不同时吃多种复方感冒药:多数复方感冒药含对乙酰氨基酚,同时服用可能导致药物过量而损伤肝脏,用药前需查看成分表;

3. “硬扛”不休息:感冒后过度劳累(如加班、熬夜)会降低免疫力,增加肺部感染风险,建议多喝温水、保证7~8小时睡眠,饮食清淡。

普通感冒虽常见,但需学会识别“危险信号”。出现上述4种情况时,及时就医检查,早发现、早治疗,才能避免从感冒拖成肺炎,特殊人群更要重视身体变化,科学应对才是安全之道。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8-06
来源:山东省康复医...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6-27
来源:广东省惠州市...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