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或家人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突然间心慌得厉害,感觉心脏要跳出来,手不受控制地发抖,额头后背直冒冷汗,甚至头晕眼花、双腿发软、饿得心慌?别大意,这很可能是“低血糖”在搞突然袭击!尤其是对于正在使用降糖药(特别是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过度节食减肥的朋友,或者肠胃不舒服吃不下饭的人,低血糖来得急,处理不当可能非常危险。作为一名内科护士,我见过太多因处理不及时或不正确而导致严重后果的案例。今天就和大家聊聊,万一遇到低血糖突袭,我们普通人该怎么做才最安全有效。
首先,关键时刻要能认出身体的“求救信号”。低血糖简单说就是身体里的糖分不够用了。它最常见的报警信号就是心慌、手抖(像端不稳碗)、莫名其妙出冷汗(尤其在额头和后背),同时会感到极度饥饿、头晕乏力、眼前发黑甚至视物模糊。有些人还会觉得嘴唇发麻、脸色苍白,或者突然变得烦躁焦虑。这里要特别敲黑板!如果发现有人出现神志不清、说话含糊像大舌头、行为举止怪异像喝醉了酒,甚至抽搐、叫不醒(昏迷),这已经是低血糖非常严重的信号了,必须立刻拨打120急救电话!一刻都不能耽搁!
如果患者意识还清醒,能自己吃东西喝水,急救的核心就是“快速补糖+耐心等待”。这时候,请立即让患者坐下或躺下休息,千万别再走动消耗体力。最关键的一步是补充“快糖”!目标是快速吃下大约15克能立刻被吸收的糖分。最佳选择是葡萄糖片(按说明吃)、4到6颗普通硬水果糖(比如奶糖、水果硬糖)、或者喝半杯(大约150毫升)普通的含糖饮料(可乐、果汁都行,千万别拿无糖的)。如果手边正好有蜂蜜或白糖,用一大汤勺(约15毫升)冲温水喝下去也有效。15分钟后,是判断下一步的关键点。如果刚才那些心慌手抖冒冷汗的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了,最好能用血糖仪测一下,确认血糖升到安全水平(一般大于4.0 mmol/L)就更放心了。如果快到下一顿饭的时间,可以正常吃饭;如果离正餐还有1个多小时,建议再吃点含碳水化合物和少量蛋白质的小零食,比如一片面包、几块苏打饼干加杯牛奶,帮助稳定血糖。如果15分钟后症状一点没好转,或者测血糖还是低,那就需要重复刚才的步骤:再吃15克快糖,然后再安静等15分钟观察。如果连着处理了两次(也就是总共吃了30克糖,等了30分钟),情况还是不见好转,甚至更差了,别犹豫,立刻拨打120!
如果不幸遇到患者已经昏迷,或者完全无法吞咽的情况,处理原则完全不同!绝对禁止强行往嘴里塞任何东西或灌水!这极其危险,很容易导致窒息。第一要务是立即拨打120求救!清晰告诉接线员地址和患者情况(比如是否有糖尿病、可能是低血糖)。同时,小心地将患者摆成侧卧位(也叫复苏体位),这样能保持他/她的呼吸道通畅,万一呕吐了也能防止呕吐物堵住气管。也依然需要等待专业的急救人员到场!在等待救护车的过程中,要密切留意患者的呼吸和心跳。
最后,作为护士,我必须强调:预防永远是最好的治疗。日常做到规律饮食,按时吃饭,避免长时间饿肚子。如果知道要晚吃饭,提前吃点东西垫垫。运动是好事,但别空腹运动,运动前后最好测下血糖,运动时兜里揣几颗糖。使用降糖药一定要严格遵守医嘱,特别是打胰岛素的朋友,要了解自己用的胰岛素大概在什么时候效果最强。养成定期监测血糖的习惯,尤其在感觉有点不舒服的时候更要测一下。出门时记得带上“救命三件套”:快速升糖的糖果或葡萄糖片、写清楚姓名病情和紧急联系人的糖尿病急救卡、有条件的带上血糖仪。记住,低血糖是个“急性子”,早识别、快补对“糖”、掌握“15分钟”观察期是急救的关键。拨打120永远是第一选择!您的健康和安全,是我们医护人员最大的心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