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0小张近期参加了同学聚会,多年不见,大家开心畅聊,于是小张便饮用了大量的饮料。半夜突然出现腹痛、呕吐症状,家人起初以为是吃坏肚子,自行用药后病情未好转,人反而越来越虚弱且神情恍惚。
送到医院检查后,发现血糖高达18mmol/L,尿常规尿糖2+,尿酮体2+,糖化血红蛋白10.4%,最终被诊断为“II 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原来,小张近几个月就有糖尿病的症状,他以前喜欢喝水、晚上起夜次数增多,但这些症状未引起他重视。
糖尿病我们并不少见,但酮症酸中毒和糖尿病有什么关系呢?
一、什么是酮症酸中毒?
正常情况下,我们身体的细胞主要以葡萄糖作为能量来源,就像汽车烧油一样,顺畅地运转。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不足,葡萄糖没有办法进入细胞完成“燃烧并且提供能量”的工作,身体就会通过分解脂肪来“供能”。脂肪分解时会产生大量的酮体,当酮体在血液里积累过多、身体无法代谢时,就会发生酮症酸中毒。
二、为什么说酮症酸中毒是“隐形杀手”?
很多糖尿病患者对酮症酸中毒知之甚少,也很少关注,并且酮症酸中毒起病隐匿,但进展非常迅猛,早期可能仅有口渴、乏力、尿频等症状,常常被患者误认为“普通感冒”或者“吃坏肚子”。若不及时干预,可能在24小时内发展为呕吐、呼吸加快、意识模糊,严重时甚至会昏迷,危及生命。
三、常见误区
误区一:按时吃药/打胰岛素,就“高枕无忧”啦!
很多患者以为只要吃了降糖药、打了胰岛素,血糖就能控制得很好。但实际上,像感染、饮食失控、突然停用胰岛素、外伤等情况,都有可能诱发酮症酸中毒。即使日常治疗规律,也不能对这些诱发因素掉以轻心,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都可能成为危险的导火索。
误区二:轻微高血糖不必在意
有些患者认为,血糖高一点没关系,只要没有明显不适就不用在意。然而,酮症酸中毒却在血糖快速升高的过程中默默发生,由于早期症状不明显,很多患者也没有及时关注和治疗,等出现明显症状时,病情可能已经发展到较为严重的阶段,错过最佳干预时机。
误区三:症状缓解就能放松治疗
部分患者在症状缓解后,就以为危险已经过去,从而放松治疗。实际上酮症酸中毒容易反复,一次发作后,身体的代谢平衡被打破,更需要长期规范的血糖监测和治疗。
四、酮症酸中毒的治疗
1、补液:通过静脉输注生理盐水来纠正脱水,恢复血容量,改善身体循环。
2、补充胰岛素:快速给患者补充胰岛素,这能让葡萄糖顺利进入细胞,降低血糖,减少酮体生成。
3、密切监测电解质水平:应及时给患者纠正钾、钠等电解质紊乱,因为酮症酸中毒很容易引起电解质失衡,而电解质对心脏、肌肉等正常功能至关重要。
治疗过程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治疗方案,直到患者的血糖、酮体、电解质等指标恢复正常,身体状况稳定。
当然,想要很好地控制糖尿病,光靠吃药也不行,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样重要,糖友们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健康饮食,多吃蔬菜、优质蛋白质和粗粮等;定期进行有氧运动,每周3-4次,每次30分钟以上;规律作息,确保充足睡眠。也可以培养兴趣爱好,参与绘画、音乐、园艺等感兴趣的活动,转移注意力,提升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葛均波,徐永健。内科学 [M]. 第9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2]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J].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21, 13(4):315-409.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