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术,对于许多人来说,是一件令人心生恐惧的大事。不少患者在手术前会紧张得难以入眠,这种失眠不仅让身体得不到充分休息,还可能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今天,我们就请麻醉护士来为大家支招,教你如何应对手术前的紧张失眠。
为何手术前会紧张失眠
对手术的恐惧:手术意味着身体要遭受创伤,担心手术过程中的疼痛、手术是否成功、会不会留下后遗症等,这些担忧如同沉重的石头,压在患者心头,导致精神高度紧张,难以入睡。比如,一些患者要进行心脏搭桥手术,一想到心脏要被 “动刀”,就害怕得辗转反侧。
对麻醉的担忧:“麻醉会不会让我醒不过来?”“麻醉药有没有副作用?” 这些疑问困扰着患者。不了解麻醉的原理和过程,使得患者对麻醉充满恐惧,进而影响睡眠。例如,有的患者听闻麻醉可能会影响记忆力,便在手术前忧心忡忡,难以成眠。
环境改变:住院环境与家里截然不同,陌生的病房、嘈杂的声音、不熟悉的病友,这些都让患者感到不适应,难以放松身心进入睡眠状态。新环境的灯光、温度等也可能与患者习惯的睡眠环境相差甚远,干扰睡眠。
生活节奏被打乱:住院后,患者无法像平时一样规律作息,手术前的各种检查、准备事项,也打破了原本的生活节奏,导致生物钟紊乱,引发失眠。
麻醉护士的应对妙招
充分了解手术和麻醉信息:主动与医生、麻醉护士沟通,详细了解手术的流程、大概时长、主刀医生的经验、手术成功率等,同时了解麻醉的方式、麻醉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感觉、麻醉药的副作用等。当你对手术和麻醉有了全面清晰的认识,心中的恐惧和不确定性就会减少。例如,医生告知患者,现在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技术非常成熟,手术时间通常在 1 小时左右,麻醉也很安全,大部分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患者听后会感到安心许多。
积极的自我暗示:不断在心里告诉自己 “手术一定会成功”“我很健康,能顺利度过手术” 等积极的话语,增强自信心,缓解紧张情绪。
转移注意力:手术前可以看看喜欢的电视节目、听听舒缓的音乐、阅读有趣的书籍,将注意力从手术上转移开。比如,听一些诸如班得瑞的轻音乐,优美的旋律能让身心得到放松。
与家人朋友交流:把内心的担忧和恐惧说出来,家人和朋友的支持、鼓励与安慰,能给予患者强大的心理支撑。当患者向家人倾诉对手术的害怕时,家人的一句 “别担心,我们都陪着你”,可能就会让患者心里踏实不少。
营造良好睡眠环境:如果病房灯光太亮,可以拉上窗帘或使用眼罩;若环境嘈杂,可佩戴耳塞。调整病房温度和湿度,使其舒适宜人。还可以带上自己熟悉的小物件,如枕头、毛毯等,增加熟悉感和安全感,帮助入睡。
调整作息和饮食:在手术前几天,尽量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早睡早起,让身体适应正常的睡眠节奏。睡前避免饮用咖啡、茶、可乐等含有咖啡因的饮品,不要吃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可以在睡前喝一杯温热的牛奶,牛奶中的色氨酸有助于促进睡眠。
深呼吸:慢慢地用鼻子吸气,使腹部膨胀,感觉气息充满整个腹部,然后用嘴巴慢慢呼气,感受腹部逐渐收缩。重复这个过程,每次呼吸尽量保持均匀、缓慢、深沉,持续做几分钟,能有效放松身心。
渐进性肌肉松弛:从脚部开始,先紧绷脚部肌肉几秒钟,然后突然放松,感受肌肉从紧张到松弛的变化。接着依次对小腿、大腿、臀部、腹部、胸部、手臂、肩膀、颈部、脸部等部位的肌肉进行同样的操作,帮助全身肌肉放松,缓解紧张。
药物辅助:如果失眠问题非常严重,通过上述方法都无法缓解,可以告知医生。在医生的评估和指导下,适当使用一些助眠药物,如短效的镇静催眠药,但一定要严格按照医嘱服用,切勿自行用药。
结语
手术前的紧张失眠虽然常见,但通过正确的方法是可以有效缓解的。希望大家能以平和的心态迎接手术,相信在医生和护士的专业照料下,一定能顺利度过手术,恢复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