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急性心肌梗死(简称心梗)是一种严重威胁生命的心血管急症,发病急、进展快,若不及时救治,可能导致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甚至猝死。心梗的救治关键在于“时间”,医学上称为“黄金时间”——发病后的120分钟内是抢救心肌、降低死亡率的黄金窗口。因此,了解心梗的症状、抓住急救时机至关重要。
心梗的典型症状
剧烈胸痛:这是最常见的症状,表现为胸骨后或心前区压榨性疼痛,持续时间长(通常超过20分钟),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无法缓解。疼痛可能放射至左肩、左臂、颈部、下颌或背部。
呼吸困难:部分患者可能以呼吸困难为主要症状,尤其是老年人或糖尿病患者,可能没有明显胸痛,但会感到气短、喘不上气。
大汗淋漓:突然出现冷汗,甚至全身湿透,常伴随胸闷、濒死感。
恶心、呕吐:部分患者会出现消化道症状,如恶心、呕吐,容易被误认为是胃肠道疾病。
头晕、晕厥:由于心脏泵血功能下降,脑供血不足可能导致头晕,严重时甚至晕倒。
其他不典型症状:如上腹痛、牙痛、咽喉紧缩感等,尤其多见于老年人、女性或糖尿病患者。
心梗的急救黄金时间
心梗发生后,心肌细胞因缺血缺氧开始坏死,且坏死过程不可逆。因此,发病后的120分钟(2小时)是抢救心肌的黄金时间。
立即拨打120:心梗急救的第一步是迅速拨打急救电话,切勿自行驾车或步行前往医院,以免途中发生意外。急救车配备专业设备和医护人员,可在途中进行初步救治,如心电图检查、吸氧、给药等。
原地休息,避免活动:患者应立即停止一切活动,坐下或平躺,减少心脏负担。避免情绪激动,保持冷静。
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如果患者有冠心病史,可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每次1片,间隔5分钟,最多3次),以扩张血管、缓解胸痛。但若含服3次后症状未缓解,应立即就医。
嚼服阿司匹林:若无禁忌症(如过敏、消化道出血等),可嚼服阿司匹林300毫克,以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血栓形成。
心肺复苏(CPR):如果患者突然意识丧失、呼吸心跳停止,应立即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直至急救人员到达。
心梗的常见误区
忍一忍就过去了:许多患者误以为胸痛是暂时的,忍耐一下就会缓解,从而延误就医。心梗的胸痛通常持续时间长且难以缓解,必须立即就医。
自己开车去医院:心梗患者随时可能发生恶性心律失常或猝死,自行驾车风险极高。急救车配备专业设备,可在途中进行抢救。
等家人回来再去医院:时间就是心肌,等待只会增加心肌坏死面积,应立即拨打120。
胸痛一定是心梗:虽然胸痛是心梗的主要症状,但也可能是其他疾病(如主动脉夹层、肺栓塞等),需由医生判断。但无论如何,剧烈胸痛都应立即就医。
如何预防心梗
控制危险因素: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肥胖等是心梗的主要危险因素,应积极控制血压、血糖、血脂,戒烟限酒,保持健康体重。
健康饮食:低盐、低脂、高纤维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减少动物内脏、油炸食品的摄入。
规律运动:运动是预防心梗的重要手段。建议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速度约5千米/小时)、游泳、骑自行车等,或75分钟高强度运动。运动不仅能帮助控制体重,还能改善血脂、血压和血糖代谢,增强心脏功能。对于久坐人群,应每小时起身活动5分钟,避免长时间静坐。
定期体检:尤其是有冠心病家族史、高血压、糖尿病等高危人群,应定期检查心电图、血脂、血糖等指标。
管理情绪:长期精神紧张、压力大可能诱发心梗,应学会调节情绪,保持心态平和。
结语
心梗是一种可防可治的疾病,关键在于早发现、早救治。了解心梗的症状,抓住黄金急救时间,拨打120并原地等待救援,是挽救生命的关键。同时,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预防心梗,才能从根本上降低发病风险。希望每一位读者都能重视心脏健康,远离心梗威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