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徐春  单位: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25-07-30
3

在消化内科,经常会接诊患有胆道或胰腺结石的病人,这类病症常使患者面临反复的疼痛,还可能会让病人面临感染的困境。如果在治疗的时候采用传统的开腹手术,不仅创伤大,恢复还慢,而且如果患者年龄较大或身体素质较弱,所要面临的手术风险更大。而消化内科的ERCP微创取石术,能够以其独特的优势为这类患者破解困局,ERCP微创取石术也已经成为治疗结石疾病的重要技术。

一、什么是ERCP微创取石术

所谓的ERCP微创取石术,全称为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此技术结合了内镜检查与造影技术,在使用的时候仅会造成微小的创口。在实际使用时,医生会经患者口腔将内镜插入至十二指肠,找到胰胆管的开口,并注入造影剂使胆管和胰管显影,进而定位结石位置,随后用专用器械取出结石。该技术无需开腹,可借助人体的自然腔道进行手术操作,能切实减少创伤,还能直接处理结石,是现代消化内镜技术的重要成果。

二、ERCP微创取石术适用范围

ERCP微创取石术主要针对胆道和胰管内的结石。如患者的胆总管出现单发或多发的结石,且结石的大小和位置均合适,则可考虑使用ERCP微创取石术。又或者患者存在胰管结石,尤其是伴随慢性胰腺炎的患者,也可通过此技术实现治疗。如果患者因结石引发了梗阻性黄疸或胆源性胰腺炎等,也能在解除结石后得到症状的明显缓解。但需要注意的是,此技术并非适用于所有患者,患有严重消化道梗阻或凝血功能障碍的人群不适合使用此技术治疗。

三、消化内科如何应用ERCP微创取石术解困局

创伤小促进恢复。消化内科医护人员在运用ERCP时,可以凭借创伤小的特点帮助患者快速恢复身体健康。如果是传统的开腹手术,会在患者的腹部留下数厘米的创口,而且术后的疼痛十分明显,患者也需要静养较长时间才能下床活动。而ERCP技术能够通过内镜操作,患者的体表没有明显伤口,术后数小时即可少量进食,住院时间也较短,且能尽快恢复常规生活。

精确实现取石。ERCP技术能借助精准的显影找到结石位置,进而实现高效取石。在实际操作的时候,医生会在患者体内注射造影剂,随后便可等待显影,胰胆管形态、以及结石的位置和大小等图像都能清晰显示在屏幕上,医生可通过内镜直接观察并操作,能够十分顺利地取出结石。这种技术能够有效避免传统手术盲目探查的风险,手术时间和风险都能因此减小。在手术期间,医生需要使用专用的取石网篮和球囊等器械精准套取或推送结石,即便是较为顽固的结石也能顺利取出,仅需在内镜下切开少许括约肌即能达到目的,有效提高了结石的清除率。

并发症概率低。ERCP技术的使用能显著降低并发症的概率,手术的安全性也会得到显著提升。这是因为ERCP技术在实际操作时借助的是人体的自然腔道而非开腹,这样可以显著减少外界细菌入侵的机会。且手术全程都在内镜监视下进行,如果出现出血也能及时察觉并处理,这一特点也能帮助患者避免在术后患上胰腺炎或胆管炎,让患者更加安心。

解决复杂病例。面对复杂病例的时候,ERCP技术也展现出了独特的优势。尤其在针对多发结石或结石嵌顿在胆管弯曲处等复杂情况时,医生可借助ERCP技术分次取石,或联合置入支架,逐步解决复杂病情。即使是曾接受过胆道手术的患者,经验丰富的医生也能借助ERCP技术找到最佳的治疗路径,为更多患者恢复健康提供可能。

ERCP微创取石术为胆道和胰管结石患者带来了全新的治疗选择,它以微创、精准、安全的特性,打破了传统手术的局限性。在应用此技术后,不仅能够减少患者痛苦,还能让患者快速摆脱结石的困扰。随着消化内科技术进步,ERCP技术的应用也会更成熟,从而让大众对结石疾病的治疗具有更为清晰的认识和更强的信心。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6-27
来源:普宁市人民医...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15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7
来源:​广州市番禺...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7-22
来源:广东省肇庆市...
2025-06-27
来源:肇庆市高要区...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