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于肿瘤患者来说,营养不良是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并且其影响可贯穿到整个肿瘤病程,十分不利于患者疾病的恢复。但很多肿瘤患者常由于各种消化道功能异常或者无法经口摄食,根本无法进行充足的营养摄入。对于这些肿瘤患者来说,肠内营养这种通过消化道提供营养支持的重要治疗手段是必不可少的。
大多数肿瘤患者都会采取居家治疗的方式,因此肿瘤患者的居家肠内营养护理尤为重要,对于保障患者基本的营养需求以及促进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接下来,针对肿瘤患者的居家肠内营养护理,主要梳理了以下几个护理要点和大家分享,快快来了解一下吧!
肿瘤患者居家肠内营养护理的意义
对于肿瘤患者来说,一定要重视居家肠内营养护理,对此我们应当了解一下肠内营养护理的重要性。其对于患者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意义:第一,有利于保护胃肠道功能,肠内营养直接向肠道提供相应的营养物质,能够刺激肠道粘膜细胞的生长和更新,从而达到预防肠粘膜萎缩和肠屏障功能下降等问题;第二,有利于给患者提供充足的营养,肠内营养能够给患者提供所需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使患者获得充足的营养支持,满足身体的基本需求,从而促进康复进程;第三,有利于减少感染风险,与肠外营养相比,肠内营养的感染发生几率更低,既能够帮助我们维持肠道菌群的平衡,避免肠道菌群失调而导致各类感染问题,同时肠内营养还可以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增强患者对于病原体的抵抗能力。
肿瘤患者居家肠内营养护理要点
1.注意导管护理
首先,在护理过程当中一定要注意保持导管的通畅,定期冲洗导管,确保营养液能够顺畅流动。如果发现导管阻塞问题,应当及时清理其中的阻塞物。一般患者需要在每次输注前后、给药前后、胃残留检测后、连续输入4~6小时后等时间段,均使用38℃到40℃左右的温开水以及脉冲式冲洗器,对管路进行冲洗,确保管路通畅。
其次,防止导管的脱出和滑动。在利用导管进行肠内营养液输送时,一定要采用适当的固定方法,将导管牢固地固定在患者身上,确保导管没有移位或脱出。如果出现导管脱出,发生污染情况,应当及时更换导管。
同时,还要注意做好导管的清洁与消毒工作。在每次使用前后都要对导管进行相应的清洁和消毒,以免其中沾染各类病菌导致感染的发生。通常建议采用医用酒精或者专门的消毒剂进行清洁。
2.注意科学结合饮食
对于采用肠内营养的患者来说,并不意味着要用肠内营养完全代替正常饮食。在患者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当进行相应的辅助口服摄取,尝试吃各类营养物质,以增加饮食的多样性,促进饮食均衡。其次,随着患者病情的改善以及胃肠道功能的恢复,应当在护理过程中逐步引导,恢复正常饮食,避免依赖肠内营养支持,阻碍正常功能恢复。
3.预防和处理并发症
首先,对于采用肠内营养的患者来说,应当密切观察自身消化道症状,如果出现恶心、呕吐、腹泻、便秘等症状,很有可能是肠内营养不耐受或者肠内营养配方不当,应当结合具体情况对肠内营养方案进行及时调整。
其次,要密切观察血糖变化情况。如果出现高血糖或者低血糖问题,则表明需要及时调整肠内营养液输送的浓度以及输入的速度,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同时,还应对可能出现的感染情况进行提前预防以及及时处理。主要需要注意患者的口腔卫生以及导管周围皮肤的清洁,以免口腔中的细菌下行导致感染以及周围皮肤伤口感染。如果发现感染症状,应当及时到医院就医,并接受相应的抗生素治疗。
综上所述,对于肿瘤患者来说,家庭营养管理是尤为重要的,良好的家庭肠内营养护理更有利于帮助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避免营养不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肿瘤患者应当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结合自身情况,做好家庭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