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娟  单位:南部县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25-10-21
21

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病患者维持生命的重要治疗手段,而科学的日常护理直接关系到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不少患者往往重视透析过程,却忽视居家护理细节,导致感染、并发症等问题频发。本文为血液透析患者整理了一份全面的“日常护理清单”,从穿刺部位保护到饮食调控,帮你守住健康防线。

穿刺部位护理:严防感染是核心

动静脉内瘘或中心静脉导管是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穿刺部位护理需做到“一观察、二清洁、三避免”。每次透析后,穿刺点需用无菌敷料覆盖 24 小时,期间要密切观察敷料是否渗血、渗液,皮肤有无红、肿、热、痛等感染迹象。更换敷料时,需用碘伏由内向外螺旋消毒,直径不小于 5 厘米,避免反复擦拭造成皮肤损伤。每日可通过触摸内瘘部位感受震颤,若震颤减弱或消失,可能提示内瘘堵塞,需立即联系医护人员。

日常活动中,要避免压迫或撞击穿刺部位,内瘘侧手臂不戴手表、不穿紧身衣物,更不能用于提重物、测血压或静脉输液。中心静脉导管患者需每日检查导管固定情况,保持局部干燥,洗澡时可使用防水保护套,若不慎弄湿需立即消毒更换敷料。一旦发现穿刺部位出现脓性分泌物或发热,需立即就医,切勿自行处理。

饮食管理:精准调控“出入平衡”

血液透析患者的饮食核心是“控制总量、优化结构”,需严格遵循“低盐、低脂、适量蛋白、限钾限磷”原则。每日盐摄入量应控制在 3-5 克以内,避免咸菜、酱菜、加工肉类等隐形高盐食物;蛋白质以优质蛋白为主,如鸡蛋、牛奶、鱼肉等,每日摄入量按每公斤体重 0.8-1.0 克计算,过量会增加肾脏负担。

钾和磷的控制容易被忽视,高钾食物如香蕉、橙子、土豆等需限量食用,可通过焯水减少食物中的钾含量;推荐选择苹果、梨、冬瓜等低钾食物。动物内脏、坚果、加工豆制品等含磷较高,应尽量少吃,可选用蛋清、嫩豆腐等低磷替代品。同时,要根据透析次数和尿量控制饮水量,每日饮水量一般为前一天尿量加 500 毫升,避免饮水过多导致水肿和心衰。

运动与休息:适度活动促康复

长期卧床易导致肌肉萎缩、血栓形成,血液透析患者应坚持适度运动。透析间期可选择散步、太极拳、轻柔的肢体拉伸等运动方式,每次运动 30 分钟左右,以不感到疲劳为宜。运动前需做好热身,若出现头晕、心慌等不适,应立即停止休息。内瘘侧手臂可进行握球锻炼,促进内瘘成熟和血流通畅,但要避免过度用力。

保证充足休息同样重要,每日需保证 7-8 小时睡眠,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透析当天身体较为虚弱,应减少活动,适当卧床休息,促进体力恢复。

心理调节与定期监测

血液透析患者易出现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家属应多给予关心和鼓励,患者自身也可通过与病友交流、培养兴趣爱好等方式缓解心理压力。若负面情绪持续存在,可寻求心理医生的专业帮助,必要时配合心理干预治疗。良好的情绪状态有助于提高治疗依从性,改善身体机能。

此外,需定期监测体重、血压、血糖、电解质等指标,记录透析前后的体重变化,为医生调整透析方案提供依据。若出现血压异常、心慌、胸闷、皮肤瘙痒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排查原因。

血液透析患者的日常护理是一项长期而细致的工作,每一个细节都关乎健康安全。只要严格遵循护理规范,积极配合治疗,保持乐观心态,就能有效提高生活质量,更好地回归家庭和社会。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8-06
来源:山东省康复医...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6-27
来源:广东省惠州市...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