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琴  单位:乐山市市中区苏稽镇中心卫生院  发布时间:2025-07-01
5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许多疾病都有着明显的症状,能够及时引起人们的警觉。然而,有一种疾病却像潜伏在暗处的“杀手”,悄无声息地损害着人们的健康,它就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目前,公众对它的认知远远不足。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科学地认识这一“沉默的杀手”。

一、慢阻肺:悄然而至的健康威胁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慢性支气管炎和/或肺气肿,这种疾病可进一步恶化为肺心病和呼吸衰竭。它主要影响肺部,但也可导致全身性的不良影响。早期的慢阻肺患者,症状往往十分隐匿,可能仅仅表现为活动后轻微的气短、偶尔的咳嗽,这些轻微的症状很容易被人们忽视,误认为是年龄增长、身体疲劳等正常现象。

随着病情的逐渐进展,患者会发现自己的活动耐力越来越差,原本轻松的爬楼梯、散步等日常活动,变得气喘吁吁,甚至在休息时也会感到呼吸困难。咳嗽和咳痰的症状可能会加剧,痰液的量和性质亦可能发生改变。更为严重的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还可能引发一系列并发症,例如自发性气胸、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呼吸衰竭等。这些并发症不仅会显著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对生命构成威胁。

二、风险因素:从个体易感性到环境暴露的交互作用

慢阻肺的发病是内因与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吸烟是首要危险因素,95%以上的患者有吸烟史,且吸烟量与肺功能下降速度呈正相关。此外,长期暴露于生物燃料烟雾(如柴草、煤炭燃烧)、职业粉尘(如煤矿、纺织工人)、空气污染(PM2.5浓度>35μg/m³)也是重要诱因。

遗传因素同样不可忽视。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患者,即使无吸烟史,也可能在40岁前发展为严重肺气肿。此外,儿童期反复呼吸道感染、低体重指数、社会经济地位低下等,均会增加患病风险。

三、慢阻肺的诊断与评估

由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的早期症状并不显著,许多患者常常在病情发展到较为严重阶段时才寻求医疗帮助,这无疑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因此,提升公众对慢阻肺诊断意识显得尤为关键。对于年龄在40岁及以上的人群,特别是那些长期吸烟者、有职业粉尘暴露史或有慢性咳嗽和咳痰症状的人士,建议定期进行肺功能检查。肺功能检查是诊断慢阻肺的黄金标准,它能精确地评估患者的气流受限情况,从而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除了肺功能检查,医生还会根据患者的症状、病史、体征等多方面信息进行综合评估。

四、慢阻肺的治疗与管理

尽管目前慢阻肺无法彻底治愈,但通过科学且规范的治疗与管理,我们能够有效地控制症状、减少急性加重的频率、延缓疾病的进展,并显著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慢阻肺治疗的关键方法,主要涉及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等药物。

氧疗。长期的家庭氧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缺氧状况,进而提升生活质量和生存率。

康复治疗。康复治疗包括呼吸训练、运动锻炼、营养支持等多种方式。

对于慢阻肺患者而言,自我管理同样至关重要。首要任务是严格戒烟,避免接触二手烟和其他有害气体、粉尘;注意保暖,预防呼吸道感染,可按建议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维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作息,适当进行体育活动;定期复查,并根据医生的指导调整治疗方案。

五、预防措施:从源头阻断疾病进展

慢阻肺的预防需贯穿全生命周期,重点包括:

戒烟:在任何阶段戒烟都有助于减缓肺功能的衰退。研究表明,戒烟5年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患者的死亡率可降低32%-84%。

减少有害暴露:使用清洁能源、改善厨房通风、佩戴防尘口罩等。

疫苗接种:建议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每5年接种一次肺炎球菌疫苗,以降低呼吸道感染的风险。

早期筛查:对高风险人群进行肺功能筛查,以实现“早发现、早干预”的目标。

营养支持:确保每日摄入足够的蛋白质(1.2-1.5克/公斤体重),并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以预防骨质疏松。

六、总结

慢阻肺虽然是“沉默的杀手”,但只要我们提高认识,做到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科学管理,就能够有效抵御它的侵袭,守护我们的肺部健康,畅享自由呼吸的美好生活。让我们行动起来,共同向慢阻肺宣战,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保驾护航。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6-27
来源:普宁市人民医...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15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7
来源:​广州市番禺...
2025-07-22
来源:广东省肇庆市...
2025-06-27
来源:肇庆市高要区...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