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毛俊聪  单位:四川省荥经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发布时间:2025-10-14
204

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体(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特点是有病原体,有传染性和流行性,有些传染病还有季节性或地方性。传染病的传播和流行必须具备3个环节,即传染源(能排出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病原体传染他人的途径)及易感者(对该种传染病无免疫力者)。若能完全切断其中的一个环节,即可防止该种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法定传染病种类

法定传染病是指国家法律明确规定的、必须实施管理的传染病,《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于2025年4月30日修订通过,自2025年9月1日起施行。修订后的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法定传染病病种共有40种,甲类2种、乙类27种、丙类11种。

传播途径

传染病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传播,包括直接接触已感染个体、感染者的体液及排泄物、感染者所污染的物体,以及空气传播、水源传播、食物传播、土壤传播、垂直传播(母婴传播)、粪口传播等。

危险因素

环境卫生差、人口密集、接触传染源、免疫力降低等都是传染病的危险因素。

防护措施

1.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勤洗手:在接触公共物品、咳嗽或打喷嚏后,应立即使用肥皂和流动水彻底清洁双手,并避免用手触摸眼、鼻、口等部位,这可以大大减少传染病的传播机会。

戴口罩:在公共场所或疫情高发期,佩戴医用口罩可以降低呼吸道疾病传播风险。

保持卫生:保持生活环境卫生,做到垃圾分类和处置;不随地吐痰,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肘部遮挡,使用后的纸巾及时扔进垃圾桶,防止病菌传播。

2.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通风换气: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降低病毒和细菌数量,减少传染病的发生。

避免密闭空间和密集人群:尽量减少在密闭场所和人多拥挤场所的停留时间,减少接触空气中病原体的机会。如密闭的办公室、会议室、网吧、KTV等。

空气净化:可使用空气净化器或某些室内植物等,减少空气中的细菌、病毒和过敏原,提高室内空气质量。

3.避免接触传染源

避免接触传染病人:尽量不到传染病流行疫区,避免与传染病患者接触,尤其是避免直接接触传染病患者的呼吸道或消化道分泌物。

拒绝野味:野生动物身上会携带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病原体,很容易传播给人类,引发疾病的爆发。做到坚决不购买、不食用野生动物及其制品,降低感染野生动物携带的病毒风险。

注意个人卫生:避免饮用受污染的水源和食用变质、受污染或未经充分烹饪的食物;不与他人共用毛巾、牙刷、剃须刀等个人物品,防止交叉感染。

4.增强自身免疫力

均衡饮食:保证摄入充足的营养,包括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

适度运动:进行适量的运动锻炼,如散步、慢跑等,增强身体抵抗力。

充足睡眠: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有助于身体恢复和免疫系统的正常工作。

疫苗接种:疫苗能够增强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和传播。结合不同季节传染病流行情况并根据医生建议,定期接种相应的疫苗,有效降低感染疾病的风险。

传染病的种类繁多,要有效地预防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关键在于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我们只要重视预防工作,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就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传播,从而减少其对公众健康的影响。在日常生活中如有发热和身体其他不适,要及时就医,并如实告知近期外出旅居史、症状等病史相关信息,积极配合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进行有关传染病的调查、检验、采集样本、隔离治疗等预防、控制措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8-06
来源:山东省康复医...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6-27
来源:广东省惠州市...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