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梁晓宁  单位:广西南宁市第二妇幼保健院中医科  发布时间:2025-08-13
3289

小儿咳嗽是一种肺系疾病,春冬季为高发期,患儿多伴有鼻塞、发热等症状。因儿童肺常不足、卫外不固,故在外邪侵入机体后容易引发咳嗽。如果不引起重视,病情延误后将会进展为慢性咳嗽,使小儿的健康成长受到严重影响。因此,为了帮助小儿早日恢复健康,摆脱时常咳嗽的困扰,需要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中医治疗小儿咳嗽的方法较多,以下将针对最常见的七种疗法进行介绍。

1.中药内服

    中医治疗小儿咳嗽以补益肺气、降气止咳、化痰健脾为主,目的在于标本兼治,祛邪扶正。风寒咳嗽可用杏苏止咳冲剂,以祛痰止咳、散寒宣肺;阴虚咳嗽咳用养阴清肺糖浆,以清热利咽、润肺养阴;痰热咳嗽可用金振口服液,以祛痰止咳、解毒清热;痰湿咳嗽可用橘红痰咳液,以润肺止咳、祛痰理气;风热咳嗽可用急支糖浆,以止咳宣肺、化痰清热。

2.推拿疗法

2.1清肺经

    对无名指末节的螺纹面等与肺经有关的穴位进行刺激,能使肺部热邪有效清除,减轻因肺热导致的咳嗽症状。治疗时,可使用拇指指腹由指根顺着指尖方向直推,操作过程中注意保持力度适宜,至患儿皮肤稍微发红。

2.2补脾经

    推拿时,可利用拇指桡侧缘,由指尖开始,沿指根处直推,能和胃健脾,促进气血生化,对小儿咳嗽引起的脾胃虚弱有良好改善作用。

2.3揉肺俞

    操作时,以双手拇指指腹对双侧肺俞穴同时进行按揉,可以止咳宣肺,有效治疗小儿咳嗽。

2.4.推脊柱

    推脊柱能够辅助治疗小儿咳嗽,可发挥出调和气血、疏经通络的作用。治疗时,可以以中、食二指指腹顺着脊柱两侧自下至上直推,至皮肤微红即可。

2.5揉膻中

    作为理气宽胸、调理气机的重要穴位,推拿膻中穴能使咳嗽导致的气短等症状得到缓解。操作时,可使用拇指或中指指腹对该穴位进行轻柔按揉。

2.6按揉丰隆

    丰隆穴按揉适用于小儿咳嗽伴痰液较多者,干预时,需以拇指指腹对该穴进行按揉,控制好操作力度,每次几分钟即可。

3.耳穴疗法

    主穴取左右肺点、大肠、喘点、气管、耳尖和神门。操作时,用探针按压寻找压痛点并观察患儿表现,若出现躲闪、呼痛与皱眉等表现,则选择最明显的1~3处压痛点作为治疗点。发热者可加交感、肾上腺穴;感冒者加内外鼻、感冒与三焦穴等;气喘者加肾、喘点穴。粘贴按压上述穴位,至出现微痛感,每穴交替按压1~2 min。治疗初期患儿局部会出现明显疼痛感,病情改善后,疼痛感受也将随之减轻。操作时注意保持耳朵清洁干燥,避免沾水,若有瘙痒、红肿等异常表现,需及时停止并就医。

4.中药泡浴

    选用紫苏枇杷煎(宣肺止咳、疏风散寒)。取紫苏叶、枇杷叶和杏仁各60 g,加入3 000 mL水煮沸15 min,取出药汁。接着,将1 500 mL水加入到药渣中煮沸15 min,并取汁。于浴盆内倒入两次煎煮的药汁,遵循全身熏洗法进行治疗,1剂/d,30 min/次,2次/d。

5.拔罐疗法

取风门、膻中、肺俞、大杼等穴位,患儿侧卧,将竹罐吸附在穴位上,留罐10~15 min,间隔1 d治疗一次,一个疗程为5 d。阴虚燥咳可加太溪、膏盲穴;痰湿咳嗽加足三里、肺俞穴;外感咳嗽加曲池、大椎穴。治疗期间应控制好拔罐时间,以免损伤患儿皮肤,同时要密切观察患儿反应,一旦出现不适,需及时停止治疗。

6.穴位贴敷

    结合患儿的症状与咳嗽类型,选择适宜的穴位。常用穴位有定喘、天突、膻中、肺俞、大椎穴等。贴敷前,常规消毒局部皮肤,并使之保持干燥,以促进药物渗透。贴敷时,撕掉贴剂上的保护层,捏着边缘迅速贴于选定的穴位上,完成后以一手手掌紧紧按压约10 s,至与皮肤贴合紧密。

7.艾灸疗法

选择肺俞、大椎穴。操作时使用温和灸法,艾条与皮肤之间保持3~5 cm的记录,每穴灸3~5 min,至皮肤局部微红。3岁以下小儿建议采用隔姜灸,于穴位上放置新鲜姜片后再施灸。久咳虚弱加足三里;夜间咳嗽更甚加涌泉;痰热咳嗽加尺泽;风寒咳嗽加风门。急性期1次/d,缓解后隔日灸治1次,总疗程不超过一周。注意阴虚体质、高热、皮肤破损等不宜施灸。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山东省康复医...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