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临床 > 甲状腺手术中“血肿压迫”预警!护士如何用“望触叩听”识别危机?
作者:钟丽芳  单位: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25-04-25
1

甲状腺手术在治疗甲状腺疾病中应用广泛,但术后存在血肿压迫这一严重并发症的风险。血肿压迫不仅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还可能威胁生命安全。护士作为患者术后护理的关键人员,能通过 “望触叩听” 这四项基本的护理评估方法,及时发现血肿压迫的迹象,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下面就详细为大家介绍护士是如何运用这些方法识别危机的。

一、“望”:细致观察,捕捉异常信号

1.伤口外观:护士会密切观察甲状腺手术患者的伤口。正常情况下,术后伤口会有少量渗血,敷料上可能会有一些淡红色血迹,但如果发现敷料上的血迹范围迅速扩大、颜色鲜红,或者有血液不断渗出,这就可能是伤口内部出血形成血肿的信号。此外,伤口周围皮肤若出现肿胀,而且肿胀程度在短时间内明显加重,比如原本只是轻微肿胀,几小时内就肿得较为厉害,这也提示可能有血肿形成。

2.颈部形态:护士会观察患者颈部的整体形态。当出现血肿压迫时,颈部可能会呈现出不对称的外观,血肿一侧会有明显的隆起。有的患者颈部会看起来比另一侧粗,而且这种变化是突然出现并逐渐加重的。同时,还要留意患者颈部皮肤的颜色,如果出现青紫、瘀斑等,很可能是血液积聚在组织内导致的,需要高度警惕血肿压迫。

3.患者表现:观察患者的面部表情和精神状态也很重要。如果患者突然出现烦躁不安、表情痛苦,或者频繁吞咽、咳嗽,这些可能是因为血肿压迫刺激周围组织引起的。而且,当血肿压迫气管时,患者会出现呼吸困难,表现为呼吸急促、鼻翼煽动,严重时甚至会出现嘴唇发紫的情况,这些都是极其危险的信号,护士一旦发现必须立刻采取措施。

二、“触”:轻柔触摸,感受异常变化

1.伤口周围:护士会轻柔地触摸患者伤口周围的皮肤。在触摸时,主要感受皮肤的温度和张力。如果伤口周围皮肤温度比其他部位高,而且摸起来感觉皮肤紧绷、发硬,这可能是由于血肿积聚使得局部压力升高。正常的皮肤是柔软且有弹性的,当出现这种异常的紧绷感时,就需要考虑血肿的可能性。

2.颈部肿块:护士还会轻轻触摸患者颈部,检查是否有肿块形成。如果在颈部摸到质地较硬、边界不清的肿块,并且肿块有逐渐增大的趋势,这很可能就是血肿。在触摸过程中,要注意手法一定要轻柔,避免过度挤压加重出血。

三、“叩”:巧用叩诊,辅助判断病情

护士会用叩诊的方法来辅助判断是否存在血肿压迫。将左手的中指放在患者颈部疑似血肿的部位,右手手指自然弯曲,用中指的指端叩击左手的中指。正常情况下,叩诊会发出相对清脆的声音。但如果出现血肿,叩诊音会发生变化,可能会变得沉闷。这种叩诊音的改变就像在叩击装满水的瓶子和空瓶子时声音的区别一样,通过这种声音的变化,护士可以初步判断是否有血液积聚形成血肿,以及血肿的大致范围。

四、“听”:倾听声音,察觉潜在危机

1.呼吸音:倾听患者的呼吸音是非常关键的一步。护士会使用听诊器,仔细听患者的呼吸情况。正常的呼吸音是均匀、清晰的。当血肿压迫气管时,呼吸音会变得粗糙、急促,还可能伴有哮鸣音或痰鸣音。这些异常的呼吸音表明气道受到了影响,存在通气障碍,需要及时处理,以避免更严重的呼吸困难甚至窒息。

2.吞咽音:在患者吞咽时,护士也会留意倾听。如果听到患者吞咽时有异常的声音,比如吞咽困难,感觉有东西阻挡,或者吞咽时发出咯噔咯噔的声音,这可能是血肿压迫食管导致的。正常的吞咽过程应该是顺畅、无声的,一旦出现这种异常,就需要警惕血肿的问题。

五、结语

甲状腺手术后,护士通过 “望触叩听” 这些看似简单却十分有效的方法,能够及时发现血肿压迫的早期迹象。在这个过程中,护士需要具备敏锐的观察力、专业的操作技能和高度的责任心。患者和家属也要了解这些知识,在术后密切配合护士的护理工作,如果自己发现任何异常情况,要及时告知护士,以便及时处理,保障患者的安全,让患者能够顺利康复。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链接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4-17
来源:柳州市中西医...
2025-04-17
来源:广西崇左市大...
2025-04-17
来源:南宁市第一人...
2025-04-17
来源:惠州市惠阳区...
2025-04-17
来源:1玉林市红十...
2025-05-08
来源:桂林市兴安县...
2025-05-08
来源:高唐县人民医...
2025-05-08
来源:广西柳钢医疗...
关注小程序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