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是指脑卒中患者出现了运动神经元的病变,患者的肌张力会明显提高,因此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病因采取针对性的处理,确保患者的预后,以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方法一:动起来!最好配合八段锦和五禽戏的练习
许多家属出于“怕累着”“怕二次受伤”的担心,常让患者长时间卧床不动,甚至什么都不让碰。但其实,越不动,问题越多:肌肉萎缩、关节僵硬、功能退化,康复希望也会越来越渺茫。康复期的运动,是让患者在医生和康复师的指导下,配合八段锦以及五禽戏等方法进行锻炼,同时笔者给出练习注意事项与实践建议
1. 选择合适的场地:如果你想通过八段锦或者五禽戏来锻炼身体,那么选择一个合适的场地是非常重要的。你应该选择一个空气清新、环境安静的地方,这样可以减少外界的干扰,让你更加专注于锻炼。避免在空气质量差、噪音大的地方进行锻炼,这样会影响你的锻炼效果和心情。
2. 掌握动作要领:八段锦和五禽戏是一种传统的中国养生运动,特别是五禽戏,他是通过模仿动物的动作来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在练习时,你需要按照规定的动作要领进行练习,确保每个动作都规范、到位。通过正确的动作,你可以更好地锻炼身体,同时避免受伤。
3. 练习呼吸节奏:在练习中,呼吸是关键的一环。要想真正掌握其精髓,就必须学会正确的呼吸方法。首先,在吸气时,要尽量让肺部充满空气,感觉腹部充盈起来,然后缓慢而均匀地吐气。这样的呼吸方式有助于在运动中保持气息平稳,避免因呼吸急促而影响动作的流畅性。
方法二:肢体功能锻炼方法
(一)肩部前屈运动
准备:患者取仰卧位,家属站于患侧。
动作:家属一手固定患侧手掌,使患者拇指伸展,掌心向内;另一手扶住上臂,缓慢进行前屈动作,使肩部前屈至患者能忍受的最大角度,但不超过90 度,以防肩关节脱位。
重复次数:每个动作重复3 - 5 次。
(二)肩部外展运动
准备:患者仰卧位,家属站在患侧。
动作:家属一手固定患侧手掌,拇指伸展,掌心向内,另一手扶住上臂,进行外展活动,外展至患者能忍受的最大角度,不超过 45 度。
重复次数:重复3 - 5 次。
(三)肘部屈伸运动
准备:患者仰卧,家属站于患侧。
动作:家属一手固定上臂,另一手固定手腕,进行肘关节的屈伸活动,保持手臂稳定。
重复次数:重复3 - 5 次。
(四)前臂旋前旋后运动
准备:患者仰卧,家属站在患侧,让患者肘关节屈曲90 度。
动作:家属一手固定上臂,另一手固定手腕,进行前臂的旋前和旋后运动。
重复次数:每个动作重复3 - 5 次。
(五)腕部屈伸运动
准备:患者仰卧,家属在患侧。
动作:家属一手固定前臂,另一手握住患者手掌,进行腕部的屈伸活动。
重复次数:重复3 - 5 次。
(六)手指屈伸运动
准备:患者仰卧,家属站于患侧。
动作:家属一手固定手腕,另一手逐个握住患者的手指,进行手指的屈伸活动。
重复次数:每个手指重复3 - 5 次。
方法三:吃得科学,防复发,恢复更有力
康复期饮食应以清淡、营养、易消化为主,有效控制三高,从而预防再次中风。多吃新鲜蔬菜、全谷类、豆制品和深海鱼类,减少红肉摄入。如果患者吞咽有困难,应在专业医务人员指导下,将食物做成软烂糊状,分多次、小口进食,避免噎食或呛咳。家属要观察吃饭过程,确保安全。
方法四:开口练说话,锻炼语言功能
许多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患者在发病后,出现说话不清、听不懂、无法表达等问题,这是因为脑部的语言中枢受到影响。这个时候,不应说不清而不说。家属要有足够的耐心,不怕重复、不怕慢,每天安排固定时间进行语言训练。
总之,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是患者人生的一个需要重新规划的转折点。康复的每一步,都离不开家属的陪伴与指导。只要掌握了科学的方法、合理的节奏,患者就能一步步走出困境,重拾生活的尊严和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