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吴丽琴  单位:浙江省丽水市庆元县濛洲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门诊  发布时间:2025-10-14
90

“得了糖尿病,是不是只能吃无糖食品?”“水果含糖量高,一口都不能碰?”临床中,不少糖尿病患者都有这样的饮食误区,甚至因过度限制饮食导致营养不良或血糖波动。其实,糖尿病饮食管理的核心不是“一刀切”地拒绝糖分,而是掌握科学的摄入逻辑,尤其主食和水果的合理搭配,既能稳定血糖,也能保证营养均衡。

先澄清一个关键误区:“无糖食品”不等于“无碳水食品”,更不等于“可以随便吃”。我国国家标准规定,“无糖”指食品中糖含量不高于0.5g/100g(或100mL),但很多“无糖饼干”“无糖麦片”的主要成分是精制面粉、淀粉,这些碳水化合物进入人体后,最终还是会分解为葡萄糖,过量食用同样会升高血糖。比如某款“无糖桃酥”,每100g含碳水化合物65g,若一次吃200g,摄入的碳水化合物甚至超过1碗米饭,反而导致血糖飙升。因此,糖尿病患者选择“无糖食品”时,需重点看配料表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而非只盯着“无糖”标签,且食用量需计入每日总碳水摄入额度。

再看主食,作为碳水化合物的主要来源,主食不是“吃得越少越好”,而是要“选对种类、控制总量、合理搭配”。首先是“选种类”:应优先选择低升糖指数(GI)的全谷物和杂豆类,比如糙米、燕麦、藜麦、玉米、红豆、绿豆等,这些食物富含膳食纤维,消化吸收慢,血糖上升平缓;而精白米饭、白面条、白馒头等精制主食,GI值较高,消化快、升糖猛,需适当控制。例如,同样吃100g主食,白米饭的GI值约77,而糙米饭约50,餐后2小时血糖差值可达2-3mmol/L。

其次是“控总量”:主食摄入量需根据年龄、体重、活动量调整,一般成年糖尿病患者每日主食量控制在200-300g(生重),相当于1碗半到2碗米饭(熟重)。可采用“主食减半法”,比如原本吃2碗白米饭,改为1碗白米饭+1碗杂豆饭,既能减少精制碳水,又能保证饱腹感。还要注意“粗细搭配”,不要完全不吃精制主食,避免因膳食纤维摄入过多引起肠胃不适,建议粗粮占主食总量的1/3-1/2即可。

最后是“搭配技巧”:吃主食时搭配足量蔬菜和优质蛋白质,能进一步延缓血糖上升。比如吃米饭时,搭配1盘清炒时蔬(如菠菜、西兰花)和1份清蒸鱼/豆腐,蔬菜中的膳食纤维和蛋白质能减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速度,避免血糖“骤升骤降”。同时,要避免“吃干不吃稀”,粥、汤面等煮得越久越软烂,糊化程度越高,升糖速度越快,若想喝粥,建议选择杂豆粥、燕麦粥,且不要煮得太烂,搭配固体主食和蔬菜一起吃。

关于水果,糖尿病患者也不是“绝对不能吃”,而是要“选对时机、挑对种类、控制分量”。首先是“选时机”:最好在两餐之间(如上午10点、下午3点)或运动后血糖相对稳定时吃,避免餐后立即吃水果,以免叠加碳水化合物,导致血糖升高。比如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在7.8mmol/L以下时,吃水果更安全;若血糖超过10mmol/L,则暂时不建议吃。

其次是“挑种类”:优先选择低GI、高纤维的水果,如苹果、梨、柚子、草莓、蓝莓、樱桃等,GI值多在55以下;而西瓜、荔枝、龙眼、榴莲、芒果等GI值较高,需严格控制。例如,苹果的GI值约36,西瓜约72,同样吃200g,西瓜对血糖的影响明显更大。还要注意避免果汁,即使是鲜榨果汁,也会损失膳食纤维,且糖分吸收更快,升糖速度比完整水果快3-4倍。

最后是“控分量”:每日水果摄入量建议控制在100-200g(约1个中等大小的苹果或1碗草莓),且需相应减少主食量,保持每日总碳水化合物摄入稳定。比如吃了100g苹果,就要减少约25g主食(相当于小半碗米饭),避免总热量超标。

总之,糖尿病饮食管理的关键是“科学均衡”,而非盲目追求“无糖”或过度节食。掌握主食“粗细搭配、总量控制”和水果“适时、选对、限量”的逻辑,再结合规律运动和血糖监测,就能在稳定血糖的同时,享受多样化的饮食,避免因饮食误区影响生活质量。建议糖尿病患者定期咨询营养师,根据自身血糖情况制定个性化饮食方案,让饮食管理更精准、更有效。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8-06
来源:山东省康复医...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6-27
来源:广东省惠州市...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