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谭云友  单位: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 产科  发布时间:2025-10-22
23

这些年来,随着科普知识的普及和分享,“腹直肌”成了要做剖宫产的孕妈们非常关心的一个词。“医生,生完可以帮我把腹直肌也缝一下吗?”成了不少新手妈妈专门给产科医生提的要求。首先,产科医生可以非常肯定的回答大家,剖宫产术肯定会逐层缝合恢复解剖,腹直肌也不例外,不用提醒医生都会缝合的,为了打消广大孕妈妈的顾虑,今天就展开聊一聊腹直肌分离这件事。

产后腹直肌分离到底是怎么回事?

腹直肌是位于腹部正前方的一组纵行肌肉,起于耻骨联合与耻骨脊,向上止于剑突与第5~7肋软骨的前方,被一条叫做腹白线的结缔组织连接在一起。腹直肌与腹内斜肌、腹横肌、腹外斜肌共同构成腹壁肌群,具有协助排便、呕吐、呼吸、分娩等重要生理功能。妊娠和分娩等各种因素导致产妇腹白线拉伸变薄,使原本平行且并列的腹直肌从腹白线处的位置向两侧分开,就称为腹直肌分离。腹直肌分离的主要表现为腹部外形的改变:轻度改变多表现为平卧位脐上白线区可见隐约的纵形沟槽,站立位局部似有堤状隆起;中度改变出现下腹区腹性肥胖,外形呈鼓状,腰同增大,站立侧位似乎处在妊娠期;重度改变多因重力作用导致局部松驰皱褶的皮肤和皮下脂肪不断下移,形成悬垂腹。产后腹直肌分离的女性可伴有腰背部及骨盆带疼痛、腹部酸痛及无力感。

二、为何产后会发生腹直肌分离,剖宫产术后发生腹直肌分离是医生没有缝合吗?

结构改变:随着妊娠进展、子宫增大,腹内压不断升高,前外侧壁腹部肌群的解剖生理特征和形态结构发生改变,肌肉变薄,张力松弛,强度下降,应的肌腱与深筋膜明显延伸,最高可使腹白线拉伸至原来的2-3倍

妊娠期激素影响:主要为松弛素和雌激素,为给子宫增大提供空间,利于分娩,会使使腹白线、相关肌肉稳定性下降、韧带松驰延伸。

肥胖:妊娠期或产后快速肥胖可能导致腹壁肌肉出现脂肪浸润,使肌肉组织萎缩变薄,降低其收缩功能和支撑作用。若胎儿体重过大或多胎妊娠,腹壁扩张则更明显,肌肉结缔组织过度拉伸损伤。

年龄:随着年龄增大,高龄产妇的肌肉强度下降,对妊娠期腹压改变的适应性降低,同时,产后的恢复能力也减弱。

产次因素:多次妊娠者因反复损伤,腹直肌分离的发生率也增高。

剖宫产:剖宫产手术创伤可直接损伤前腹壁肌群和腱膜的健全组织结构。

糖尿病:糖尿病可导致肌肉质量和功能丧失,进而影响腹壁肌肉的重塑。

不仅仅是剖宫产,顺产女性同样会发生产后腹直肌分离。

三、测量方法及标准

首先介绍一下简易的自测法:平躺屈膝,脚底贴床,一手托头,缓慢做卷腹至肩胛骨离地,另一手手指垂直探入脐周区域,去感受肌肉边缘并测量间距。

评估标准:

正常:≤2指宽(约2cm)

轻度分离:2-3指宽

中度分离:3-4指宽

重度分离:>4指宽(可能需手术干预)

当然,自测法存在主观性,产后腹直肌分离检测及诊断的的金标准为检测超声,若却有异常,建议医疗机构进一步专业评估。

检测时间节点建议产后42天后,因在此之前生理性分离尚未开始恢复。最佳评估时间为产后6-8周。

四、治疗方案

腹直肌分离的治疗方案包括非手术康复治疗和手术治疗,对于多数轻中度的病人,临床上大多会选择非手术康复治疗,主要有:

减重:肥胖者应在临床营养师的指导下控制体质量。

手法按摩穴位推拿:根据产后相关肌群的解剖生理、修复机制以及中医经络理论来行产后康复。

产后锻炼:腹式呼吸及产后强健腹部肌群锻炼,需要注意的是腹部集群锻炼建议在专业康复师指导下进行。

神经肌肉电刺激:主要通过低频脉冲电流的刺激,促使腹部神经肌肉收缩,达到肌肉力量增强的效果。

支具治疗:医用腹带需在指导下使用

手术治疗主要适用于重度和特重度腹直肌分离并伴有严重腹部体型改变和严重临床症状的患者,包括开放或腹腔镜下的腹壁重建术

产后身体恢复是一段漫长的过程,产后腹直肌分离的完全恢复甚至可能需要12-18个月。在这个过程中,耐心和科学方法同样重要,同样也切忌乱投医,如有疑虑及时就医,进行正规专业的评估和治疗。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8-06
来源:山东省康复医...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6-27
来源:广东省惠州市...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