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宁希  单位:彭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发布时间:2025-10-14
294

外出住宿时,洁白平整的床单常被当作卫生达标的“通行证”。但掀开床单仔细观察,或许能发现毛发、皮屑的痕迹;凑近闻嗅,还可能嗅到残留的异味。事实上,床单的清洁度远不能靠肉眼判断,菌落总数这一关键监测指标,才是衡量公共场所卫生状况的核心标准,它藏着许多容易被忽视的健康隐患。

菌落总数:床单卫生的“隐形标尺”

菌落总数是指单位面积纺织品上细菌和真菌的总数,是我国《星级饭店纺织品要求》(GB/T22800-2009)中明确规定的强制监测项目。它就像卫生“体温计”,直接反映布草清洗消毒是否彻底、存储运输是否合规。

根据行业标准,酒店床单等寝具的菌落总数需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且不得检出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若菌落总数超标,意味着床单可能残留汗液、皮屑等污物,成为细菌滋生的温床。这些微生物不仅会产生异味,还可能通过皮肤接触引发问题——免疫力较弱的人群接触后,可能出现皮肤瘙痒、红疹等过敏反应,甚至增加感染风险。

更值得警惕的是,看似洁白的床单可能存在“视觉欺骗”。部分酒店为追求外观洁净,会过量使用荧光增白剂,却省略关键的高温消毒步骤,导致床单“外白内脏”,菌落总数严重超标。

菌落总数超标的三大“元凶”

1.清洗消毒流程缩水

正规布草清洗需经过分拣、预洗、主洗、消毒、漂洗、烘干、熨烫等多道工序,其中主洗温度需达到60℃以上并持续30分钟,才能有效杀灭大部分微生物。但部分酒店或合作洗涤厂为节省成本,会缩短洗涤时间、降低水温,甚至跳过消毒环节。更有甚者将客房布草与餐厅油污布草混洗,导致交叉污染率提升37%。

2.化学残留暗藏隐患

洗涤剂、柔顺剂残留不仅会让床单手感发硬、发黄,更会破坏皮肤屏障。若碱性洗涤剂中和不彻底,导致pH值超标,接触后可能引发接触性皮炎,出现瘙痒、红斑等症状。这些化学物质还会为微生物滋生提供条件,间接导致菌落总数升高。

3.人为操作不规范

保洁人员的操作习惯直接影响卫生质量。部分员工为节省时间,对未更换的床单喷洒水雾压平褶皱,掩盖使用痕迹;或在分拣时将带血渍、污物的布草混入普通洗涤流程,造成病原微生物交叉传播。此外,洗涤设备超载、过水不充分等问题,会导致污垢再沉积,进一步加剧污染。

普通人如何快速排查卫生风险

1.看:认准“三道折痕”标识

新更换的床单经专业洗涤熨烫后,通常会留下清晰的三道折痕——中间一道、两侧各一道,这是标准化处理的典型特征。若床单异常平整却无折痕,或折痕模糊不清,需警惕未更换的可能。同时要观察边角、枕套内侧等隐蔽处,查看是否有毛发、皮屑或细小污渍。

2.摸:感受干燥紧实度

清洗烘干后的床单质地干燥紧实,可能带有“方格状”熨烫触感;未更换的床单则因人体汗液渗透,手感潮湿柔软,按压后恢复较慢。若发现床单平整却发潮,大概率是保洁喷水伪造的“洁净假象”,需立即要求更换。

3.闻:辨别气味线索

新换床单会带有洗涤剂的清新气味或高温烘干后的干爽气息;未彻底清洁的床单则可能残留体味、头油味或霉味,靠近枕套、床单腋窝接触区域更易察觉。若闻到刺激性异味,可能是化学洗涤剂残留超标,需警惕皮肤刺激风险。

卫生维权:这些权益要牢记

若发现床单存在卫生问题,可第一时间联系酒店前台要求更换,同时保留照片、视频等证据。若酒店拒绝处理,可向平台投诉或拨打当地卫生健康委员会投诉电话,维护自身权益。

选择住宿时,优先考虑连锁酒店或口碑良好的品牌——这类机构通常有标准化的布草管理流程,会定期对洗涤合作方进行资质审核,卫生更有保障。避免选择价格过低的小型旅馆,其布草清洗消毒环节往往缺乏监管。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8-06
来源:山东省康复医...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6-27
来源:广东省惠州市...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