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强  单位:蒲江县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25-10-22
39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在体检或就医时被医生建议做CT检查。但一听到“辐射”,不少人立刻皱起眉头,甚至拒绝检查:“医生,我能不能不拍CT?听说辐射很大!”事实上,这种担忧有些“被吓到了”。CT确实存在一定的辐射,但它并不像一些人想象的那样“可怕”。今天,我们就来系统讲清楚:CT到底会不会伤害身体,怎样合理使用CT,才能让它既帮我们诊断疾病,又不造成多余风险。

一、CT辐射到底是什么?和“核辐射”完全不是一回事

很多人一听“辐射”就想到核爆、核污染,其实这是一种误解。CT辐射属于医学影像检查中使用的X射线辐射,是一种电离辐射。它和核电站事故中的放射性物质释放完全不同。CT通过X射线穿过人体后,被探测器接收信号并生成图像,就像用光线“扫描”身体内部一样。

生活中我们其实一直都在接触各种辐射:阳光中的紫外线、手机信号、Wi-Fi、甚至来自地球岩层的天然射线。这些“背景辐射”每天都在伴随我们。而CT只是利用更强的射线,在短时间内获取人体内部的清晰影像,用于疾病诊断。只要使用得当,它的辐射剂量是可控、安全的。

二、CT的辐射有多大?真实数据告诉你:别被夸大了

我们可以用一个通俗的比喻来理解:一个成年人一年从自然界接受的辐射大约为2.4毫希沃特(mSv)。而一次常规的胸片(X光)辐射量只有0.1mSv,相当于你在自然环境中待十几天。而一次胸部CT大约是7mSv左右,相当于我们自然暴露下三年的剂量。

听起来似乎多了点,但别忘了,这7mSv的辐射只是一次性的,而人体本身具备很强的DNA修复机制,能在短时间内修复轻微的电离辐射损伤。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剂量远远低于会引起明确健康损害的阈值。

举个更直观的例子:假如一次胸部CT的辐射增加的癌症风险是十万分之几,而这次CT能帮助医生及时发现早期肺癌并挽救生命,那么这笔“风险与收益”的账就显得非常划算。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都明确指出:医学影像检查的合理使用,其健康收益远大于潜在风险。

三、如何降低CT检查的辐射风险?

确认检查必要性:与医生充分沟通,明确CT检查的临床必要性,避免不必要的检查。选择低剂量CT:对于肺部筛查等特定用途,可采用低剂量CT技术,将辐射剂量降至最低。防护措施:检查时,医生会使用铅块对性腺、甲状腺等敏感部位进行遮挡,减少辐射暴露。记录辐射史:保存CT检查记录,方便医生评估累积剂量,避免短时间内频繁接受高剂量检查。

四、特殊人群如何应对CT辐射?

孕妇:原则上应避免腹部或盆腔CT检查,若确有必要,医生会权衡利弊并采取严格防护措施。

儿童:儿童对辐射更敏感,应优先考虑无辐射的检查方法(如超声、MRI)。若必须进行CT检查,应选用适合儿童的低剂量扫描协议。

五、医生为什么推荐做CT?不是“多余”,而是“必要”

很多患者以为CT只是医生“习惯性开单”,其实并非如此。现代医学讲究“循证依据”,只有在需要明确病变部位、性质或范围时,医生才会建议做CT。例如:肺部结节或感染:CT能清晰区分良恶性病变、炎症、积液等;脑部疾病:如脑出血、脑梗死,CT能快速判断类型,为抢救争分夺秒;腹部疼痛:CT能帮助判断是否有阑尾炎、肾结石或肠梗阻;创伤检查:车祸、坠落等外伤,CT能一次性评估多器官损伤。换句话说,CT并不是“随便拍着玩”的,它常常是在关键时刻帮你避开更大风险。

结语:CT,是帮你看清身体的“放大镜”,不是危险的“辐射源”在医学领域,没有一种技术是“零风险”的,但只要合理使用、科学评估,CT的辐射完全在安全范围内。它能帮我们提前发现病变,避免更严重的后果。与其被“辐射恐惧”吓到,不如学会正确理解和利用它。别再因为害怕辐射而拒绝CT,更不要盲目迷信“零辐射”的检查方式。科学使用CT,是现代医学带给我们的健康保障,而不是健康威胁。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8-06
来源:山东省康复医...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6-27
来源:广东省惠州市...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