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呼吸道感染是儿童常见疾病,痰液积聚会加重患儿呼吸困难,影响康复。小儿扣背排痰法是一种简单有效的物理排痰手段,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及家庭护理中,能帮助家长和护理人员更好地照顾患儿。
小儿扣背排痰法的原理
该方法通过叩击背部,利用重力及机械力量,使附着在气管、支气管、肺内的分泌物松动,进而易于排出体外。叩击产生的震动可改变痰液与气道壁之间的附着力,使痰液脱落并随气流排出。
操作步骤
1.操作前准备
环境准备:选择安静、温暖且通风良好的环境,避免患儿受凉。
物品准备:准备单层薄布(如薄毛巾)以保护患儿皮肤。
患儿准备:确保患儿处于舒适状态,评估其病情、耐受能力和合作程度。
2.叩背手法
体位选择。端坐位排痰:将婴儿放在妈妈大腿上,然后轻轻拍打婴儿的后背。侧卧式排痰:将婴儿放在膝盖上,然后用双手支撑头部和背部,同时轻轻拍打后背。直立式拍背:抱起婴儿使其头部位于妈妈肩膀上,然后轻轻拍打婴儿后背。
叩击姿势。双手手指弯曲并拢,掌侧呈杯状,以手腕力量叩击。
叩击方向。从背部肺底自下而上、由外向内迅速有节奏地叩击,避开脊柱和肾区。
叩击力度与频率。力度适中,以患儿不疼痛为宜,频率为120-180次/min。
3.叩背时间
清晨起床后:夜间呼吸道易沉积痰液。平时叩背:最好在雾化后进行,应在吃奶、进食前或饭后2小时进行,预防呕吐。
4.叩背后处理
鼓励患儿有效咳嗽;适量喝温开水稀释痰液;若痰液较多或黏稠,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止咳化痰类药物;给予口腔护理,协助漱口或者擦拭口腔,清除残留痰液。
具体疾病中的应用
支气管肺炎:痰液积聚是主要症状之一,扣背排痰法可有效帮助患儿排出痰液,缓解呼吸困难。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有大量痰液积聚,扣背排痰法可作为辅助手段排出痰液,缓解气喘症状。
急性喉炎:患儿气道敏感,扣背排痰时叩击力度需更轻柔,频率适当降低,家长操作前应安抚患儿,避免哭闹加重喉部痉挛。
百日咳:排痰现象主要集中在痉咳期,此阶段患者会反复出现剧烈咳嗽,伴随深长吸气声(鸡鸣样回声),咳嗽后可能咳出黏稠痰液或呕吐。
家庭护理操作注意事项
学习基本知识:家长操作前应通过阅读科普文章、观看视频教程等方式,了解小儿扣背排痰法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掌握正确的扣背时机和扣背手法。
避免过度紧张:家长操作时保持冷静,避免因紧张影响操作效果。
观察患儿反应:操作过程中,家长需密切观察患儿的面色、呼吸、鼻腔及口腔分泌物情况,出现面色发绀、呼吸急促等异常情况,应停止操作并就医。
避免长时间操作:每次叩背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为5-10分钟,可根据患儿耐受程度适当调整。
鼓励患儿配合:对于年龄较大的患儿,家长应耐心解释操作目的和过程,鼓励其配合咳嗽,促进痰液排出。
结语
小儿扣背排痰法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家长和护理人员掌握正确操作方法后,可帮助患儿排出痰液,促进康复。缺乏专业护理知识的家长,建议在医生或护士指导下操作,注意观察患儿反应,确保操作安全性和有效性,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