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是否遭受过智齿反复发炎的折磨,脸肿得和包子一样,疼痛得无法张开嘴,甚至会发烧,其实这颗被称为智齿的牙齿,也是口腔中的“定时炸弹”,那么智齿到底需要拔除吗?下面我们就来一起了解一下和智齿相关的秘密。
智齿的前世和今生
医学上还可以将智齿称为阻生牙或第三磨牙,是人类口腔中最后出现的牙齿,位置主要处于上下颌骨的最末端,智齿萌出时间比较晚,一般处于16~25岁之间,此时人们的心理、生理发育已接近成熟,所以命名为“智齿”。古代人因为食物比较粗糙,需要比较强大的咀嚼力,颌骨比较宽大就能顺利容纳智齿,而现代人饮食更加精细化,因为颌骨退化,导致智齿经常阻生或异位萌出,从而引发问题。
智齿需要拔除吗
并非所有智齿都需要拔除。如果发现自己有智齿但没有任何症状,可以到专业的医疗机构就诊检查,必要时需拍摄X线片,由专业医生进行全面系统化评估后再确定具体治疗措施。智齿在生长过程中往往会并发一系列问题,因为当代人类颌骨提供的生长空间偏小,智齿在萌出时会因空间不足而出现阻生、异位萌出,不正常的萌出方式会导致智齿与相邻牙齿之间难以清洁,从而增加细菌滋生风险,进而引发龋齿等疾病。
哪些情况智齿需要拔除
当出现以下情况后,建议拔除智齿:1.反复发炎。智齿和周围牙齿之间经常会存在食物残渣,不易清理,容易诱发冠周炎,从而导致牙龈疼痛。2.智齿龋坏。如果牙齿出现深的龋洞或者位置不正,平时无法清洁到位,就容易导致牙髓炎。3.破坏邻牙。智齿如果萌出空间不足,就容易破坏邻牙关系,将原本健康的牙齿损坏,此时两颗牙齿可能都需要拔除。4.上下智齿不匹配。如果智齿对面没有与之对位的智齿,就有可能咬到对侧牙龈,严重影响咀嚼功能。5.引发其他病变。当智齿萌出位置异常后,会导致咬合关系错乱,影响颞下颌关节的正常活动,严重时甚至会破坏颌骨,对口腔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如果智齿正常萌出,且上下咬合良好,没有疼痛和感染,就可以保留;或出于正畸需求,在矫牙方案中需要保留智齿来填补空缺。
由于智齿存在诸多潜在危害,最好在引发更大危害前及时拔除。尤其对于备孕期女性,怀孕后雌激素水平会提升,即便智齿原本没有发炎,也容易诱发炎症,因此建议在备孕前尽早拔除阻生智齿。
拔除智齿前的注意事项
1.做好饮食调整。拔除智齿前,饮食要确保清淡、易消化,不要摄入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也不要喝咖啡、酒等刺激性饮品,在手术前不宜空腹,避免在拔牙过程中出现低血糖等不良反应。
2.口腔卫生准备。要做好口腔卫生清洁,最好提前一到两天加强口腔清洁,并选择正确的刷牙方法,以彻底清除牙菌斑及食物残渣。
3.积极控制基础疾病。如果自身存在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恶性肿瘤、肝肾疾病等基础疾病,一定要在拔除智齿之前告知医生,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拔牙准备。
4.做好局部炎症处理。当智齿周围存在牙龈炎等局部炎症时,应遵医嘱进行抗感染治疗,待炎症完全消除后再拔牙。
怎么及时防范智齿问题
需要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建议每年至少一次),以便及时发现智齿及其他口腔问题。要注意合理饮食,少吃零食和甜食,避免食物残渣在口腔中残留而导致智齿龋坏。
总之,智齿虽小,却大有学问,堪称“口腔的定时炸弹”。因此,当我们发现智齿后,一定要及时咨询专业医生以判断是否需要拔除,还需要在生活中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以确保生活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