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阳  单位:中江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发布时间:2025-06-27
6

在春夏交替之际,气温逐渐升高、空气湿度加大,这样的环境为病毒滋生创造了温床,也使得手足口病进入了高发期。对于家长们来说,手足口病并不陌生,它是一种常见且多发的传染病,尤其偏爱5岁以下的儿童,给孩子的健康带来威胁。了解手足口病的相关知识,掌握科学的预防方法,成为了家长们守护孩子健康的必修课。

揭开手足口病的“神秘面纱”

手足口病主要由肠道病毒引起,其中柯萨奇病毒A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最为常见。这些病毒如同“隐形的敌人”,在不知不觉中入侵人体。

手足口病具有极强的传染性,密切接触是最主要的传播方式,患儿的唾液、疱疹液、粪便中都含有大量病毒,一旦健康儿童接触到被污染的手、毛巾、手绢、床上用品等,就可能被感染。此外,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也是常见途径,患儿咳嗽、打喷嚏时喷出的飞沫中携带病毒,会被周围的儿童吸入而感染。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物,同样可能导致发病。

发病初期,孩子可能出现发热、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类似感冒的症状。随后,口腔黏膜、手、足、臀部等部位会陆续出现斑丘疹、疱疹。多数患儿症状较轻,一周左右可自愈,但也有少数患儿,尤其是感染EV71病毒的孩子,病情发展迅速,可能引发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科学防护,构筑健康防线

1. 疫苗接种

EV71疫苗是唯一获批的手足口病疫苗,临床试验显示其对EV71相关重症保护率达97%。接种需注意:

适用人群:6月龄至5岁儿童,建议12月龄前完成2剂次接种(间隔1个月)。

接种时机:高发季节前1-2个月接种效果最佳,但全年均可补种。

局限性:仅针对EV71型病毒,对其他型别无交叉免疫,仍需配合其他防护措施。

2. 手卫生管理

七步洗手法需覆盖手腕、指缝、指甲缝等易残留病毒部位,每次洗手时间不少于20秒。关键场景包括:

餐前便后:使用流动水和肥皂,避免使用酒精湿巾(对肠道病毒无效)。

外出归来:重点清洁手指、掌心,避免用脏手触摸眼鼻口。

接触公共物品后:如游乐场设施、超市购物车等。

3. 环境消杀

高频接触物:玩具每周用含氯消毒剂(1:100稀释)浸泡30分钟,或高温煮沸15分钟。

织物消毒:床单、被罩用60℃以上热水洗涤,阳光下暴晒4小时。

空气净化:每日开窗通风2次,每次30分钟,使用空气净化器需选择带HEPA滤网的型号。

4. 饮食安全

生熟分开:砧板、刀具按颜色区分,避免交叉污染。

彻底加热:肉类需中心温度达75℃以上,蛋类需完全凝固。

水源防护:饮用开水,避免生水漱口或制作冰饮。

5. 社交隔离

高发期出行:避免带儿童前往商场、室内游乐场等密闭场所。

病患接触:发现同班同学患病,建议居家观察3天。

康复期管理:症状消失后仍需隔离1周,凭医院复课证明返校。

特殊时期:特殊防护不可少

在手足口病疫情高发的特殊时期,家长们要更加提高警惕。如果社区或周围出现了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要进一步加强防护措施。减少孩子与外界人员的接触,尽量让孩子在家休息。如果孩子出现轻微不适,不要自行用药,及时咨询医生的建议。

此外,家长自身也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充足的睡眠、合理的饮食和适度的运动可以增强自身免疫力,同时也能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在照顾孩子的过程中,要注意个人防护,避免被孩子感染。

总结

手足口病虽然来势汹汹,但只要我们掌握科学的预防方法,从家庭、公共场所等多个方面做好防护工作,及时为孩子接种疫苗,就能有效降低孩子感染的风险。让我们携手行动起来,用科学的知识和细致的关怀,为孩子在手足口病高发季筑起一道坚固的健康防线,守护孩子的茁壮成长。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6-27
来源:普宁市人民医...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15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7
来源:​广州市番禺...
2025-07-22
来源:广东省肇庆市...
2025-06-27
来源:肇庆市高要区...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