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是健康管理当中的重要指标,它们就好像是人体的健康风向标一样,通过检测这两项指标可以了解身体血糖代谢情况,无论是糖尿病患者还是健康人群都应了解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并进行定期检测,以下就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检验中蕴含的知识做一介绍。
了解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
1.血糖:人体生命活动的能量。所谓血糖,顾名思义就是指人体血液内含有的葡萄糖,这是人体生命活动得以运行的重要能量来源。日常所吃的食物,比如米饭、馒头等主食,以及各类水果,在消化吸收之后都可以转化成葡萄糖,并进入到血液循环系统中,从而为我们身体的器官组织提供能量。一般情况下人体当中的血糖是维持动态平衡的,这主要与胰岛素等激素具有的调节功能有关,在进食之后会出现血糖水平的短暂升高,与此同时胰岛素也可进行分泌,能够促使组织细胞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进而使血糖水平维持稳定状态,但是在空腹状态或饥饿状态时身体会通过糖异生以及糖原分解等手段来维持血糖的稳定。
2.糖化血红蛋白:人体血糖水平的记录仪。糖化血红蛋白是人体血液内红细胞当中血红蛋白和葡萄糖两者相结合所形成的产物,血糖能够反映人体的即时血糖水平,而糖化血红蛋白就像血糖水平的记录仪,可以反映人体过去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原因是红细胞寿命大概是120天,而葡萄糖和血红蛋白之间的结合为不可逆过程,两者一旦结合便会在红细胞当中进行一段时间的储存,因此检测糖化血红蛋白能够了解近期两到三个月的血糖状况,糖化血红蛋白是对糖尿病进行诊断、病情评估、治疗方案调整的重要参考指标。
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检验的作用
1.血糖检验。①糖尿病筛查:通过检测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小时血糖等指标,能够初步判定是否患有高血糖,是目前糖尿病筛查的主要措施。当空腹血糖≥7.0mmol/L或随机血糖≥11.1mmol/L,同时伴有多饮、多食、多尿等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时,即可诊断为糖尿病。
②病情监测:糖尿病患者通过定期检测血糖水平能够判断血糖的控制情况,评估治疗效果,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防止血糖水平过高或过低,比如血糖过高容易诱发各类急慢性并发症,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肾病等,而血糖过低容易引起头晕、恶心、心慌等症状,甚至可造成患者昏迷。
③妊娠期糖尿病检测:女性进入孕期接受血糖检测非常重要,原因是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可影响孕妇和胎儿的健康安全,如若不能对血糖水平进行控制可能会引起早产、胎儿过大等情况。孕期进行空腹血糖以及葡萄糖耐量试验等检测有利于尽早发现妊娠期糖尿病,并尽早进行治疗和干预。
2.糖化血红蛋白检验。①糖尿病诊断:目前糖化血红蛋白已逐步被纳入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中,与血糖检测方式相比,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并不会受到人体短期内饮食、运动以及应激等相关因素的干扰,所获得的检验结果更加可靠以及稳定。
②血糖控制效果评估:通过对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医生能够对糖尿病患者近期的血糖控制情况进行评估,正常情况下糖化血红蛋白应<7%,当通过检测糖化血红蛋白超过该目标值时则可判断患者近期的血糖水平控制效果不佳。然而对于不同病情以及不同年龄段的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目标可进行适度的调整。
③预测糖尿病并发症:糖化血红蛋白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产生及进展存在相关性,随着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的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风险也可随之降低,所以对于糖化血红蛋白进行定期监测,有利于早期发现和干预相关糖尿病并发症,进而预防或延缓并发症。
了解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检验的相关知识并定期检测,有助于预防或管理糖尿病,是守护身体健康的重要手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