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骨盆承载着上半身的重量,同时保护着盆腔内的脏器。然而,当骨盆遭遇强大外力冲击时,如高处坠落、交通事故等,极易发生骨折。骨盆骨折不仅会给患者带来剧烈疼痛,若护理不当,还可能引发一系列严重危害。
一、骨盆骨折的严重危害
骨盆骨折危害严重,这主要在于:其一,骨盆血管丰富,骨折易致髂内动脉等血管破裂,严重者失血量可超2000毫升,会迅速出现面色苍白、血压下降等休克症状,若不及时抢救会危及生命。其二,骨盆保护着膀胱、直肠等重要脏器,骨折端移位或碎骨片可能直接损伤,如膀胱损伤致尿液外渗引发腹膜炎,增加治疗难度与患者痛苦。其三,神经损伤后果严重。坐骨神经等周围神经可能被压迫、牵拉或损伤,导致感觉减退、肌肉瘫痪,恢复缓慢,可能留下永久功能障碍。其四,影响下肢功能。长时间卧床致肌肉萎缩、关节僵硬,骨折复位不良还会致骨盆畸形,影响下肢力线。其五,开放性骨折或合并损伤使伤口易污染,侵入性操作也增加感染几率,严重感染会引发败血症等并发症。
二、骨盆骨折的专业护理技巧
(一)基础护理
术后患者需要卧床休息。首先,要保持患者床铺的清洁、干燥、平整,定时为患者翻身,避免局部皮肤长期受压,预防压力性损伤的形成。翻身时,应注意保持骨盆的稳定,避免骨折端移位。其次,要鼓励患者深呼吸、咳嗽、咳痰,定时为患者拍背,促进痰液排出,预防肺部感染。此外,还应做好口腔护理、会阴护理等,保持患者身体的清洁卫生。
(二)疼痛护理
骨盆骨折患者术后会经历剧烈疼痛,有效的疼痛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舒适度,促进康复。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疼痛程度,并根据疼痛评分选择合适的止痛方法。对于轻度疼痛,可以采用分散注意力的方法,如听音乐、看视频等;对于中度疼痛,可以给予口服止痛药;对于重度疼痛,则需要通过静脉或肌肉注射止痛药来缓解。在使用止痛药时,应注意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如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等。
(三)饮食护理
合理的饮食对于骨盆骨折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术后早期,患者的胃肠功能可能会受到影响,应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米汤、粥、面条等,并逐渐过渡到普通饮食。饮食应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以促进骨折愈合。例如,多吃鸡蛋、牛奶、瘦肉、鱼类、蔬菜、水果等。同时,要鼓励患者多喝水,预防泌尿系统感染和便秘。
(四)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①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护士应指导患者进行下肢主动或被动运动,如踝泵运动、股四头肌收缩训练等,促进下肢血液循环。同时,可为患者穿上弹力袜、使用下肢静脉泵等,以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此外,还应密切观察患者下肢的肿胀、疼痛情况,若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
②预防泌尿系统感染。术后患者需要留置导尿管,容易引发泌尿系统感染。护士应每天为患者进行会阴护理,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定期更换导尿管和尿袋,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鼓励患者多喝水,增加尿量,冲洗尿道。同时,要观察尿液的颜色、性状和量,若发现尿液浑浊、有异味或出现血尿等,应及时进行尿常规检查和治疗。
③预防便秘。长时间卧床和饮食结构的改变容易导致患者便秘。护士应指导患者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粗粮等。鼓励患者适当活动,如在床上翻身、坐起等,促进胃肠蠕动。对于便秘严重的患者,可以给予开塞露纳肛或口服缓泻剂进行治疗。
(五)康复训练护理
康复训练是骨盆骨折患者恢复功能的关键环节。护士应根据患者的骨折愈合情况和身体状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训练计划。早期康复训练主要以肌肉收缩训练和关节活动度训练为主,如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踝关节屈伸运动等。随着骨折的愈合,逐渐增加训练强度和难度,如扶拐站立、行走训练等。在康复训练过程中,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给予正确的指导和帮助,避免因训练不当而导致再次损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