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产儿在临床实践中相对常见,他们出生后的体重往往较低,主要是因为提前出生,无法在母亲体内吸收足够的营养。早产儿从一个月到两岁的时期通常是早产儿的追赶生长期。然而,那些过分担心自己的宝宝赶不上足月儿体重的父母往往会陷入一些误解。那么,喂养早产儿时常见的误区是什么?低体重宝宝如何科学追赶生长?
1早产儿喂养误区
1.1喂养过度
需要注意的是,过度喂养不仅不可取,而且会成为孩子的负担。与正常出生婴儿相比,早产儿的营养储备不足,多数家长为帮助早产儿追赶生长盲目喂养,导致喂养过度,为将来糖尿病、肥胖埋下祸根,对早产儿的健康成长产生消极影响。在宝宝的追赶生长中,需要注意保持科学饮食,根据早产儿的生长规律为其制定针对性的饮食方案,加快早产儿生长速度。
1.2频繁更换配方粉
目前市面上的奶粉种类较多,为更好地帮助早产儿补充营养,部分妈妈选择频繁地给宝宝更换奶粉品牌。但每种牌子的配方奶粉所含的维生素、蛋白质、微量元素、脂肪等均存在差异,都有不同的成分配比,味道也存在差异,在习惯了一种奶粉后突然更换奶粉会导致早产儿的耐受性降低。
1.3辅食添加过早或过晚
一些早产儿在0至3个月大的时候吃半固体或固体食物,会增加早产儿的吸收压力,对消化系统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当早产儿4至6个月大时,可以适当地引入辅食作为母乳的补充。如果辅食添加过晚,会对机体发育产生阻碍,导致营养缺乏,不利于机体健康。
1.4饮食不健康
部分妈妈过多地给宝宝添加味精、鸡精、过甜、过咸的食物,会消耗大量的维生素,阻碍机体健康成长。日常饮食中,应该给早产儿多吃一些燕麦、豆类、玉米、红薯等杂粮,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2什么叫早产儿的追赶生长?如何衡量?
追赶生长是一种特有的生长发育现象,主要见于生长受限或迟缓、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中。追赶生长的概念是在1963年被提出的,主要是对因病理原因导致生长发育受限状况的描述,在去除病理因素后,达到与正常年龄段儿童相似的生长速度,以便加快儿童的生长速度。利用早产儿追赶生长的特点,根据儿童的实际状况,制定合理的营养支持,可以帮助早产儿实现追赶生长,对其生长发育有促进作用。
3追赶生长的起始时间、影响因素是什么?
在对影响生长的病理因素进行去除后,早产儿出生后若未出现特殊疾病即可进行追赶生长干预,最佳追赶时期为出生后第一年。对适于胎龄的早产宝宝,若可以为其提供充足的营养,可以在2年内追赶上同龄儿童,提升机体素质;出生极早的早产儿,可在3年内追赶上。影响追赶生长的因素包括出院后的营养、疾病管理、性别、疾病程度、出生胎龄、出生体重、住院期的营养等。
4如何帮早产宝宝实现追赶生长?
在早产儿的追赶生长期间,需重视对其机体各项指标进行关注,包括身高、身材比例、头围以及体重等,了解生长曲线的动态变化,选择合理的参照标准,对生长情况的合理性进行客观评价。如果追赶不足或过度,需根据实际进行调整。
4.1保障钙摄入,合理饮食
钙对机体骨骼发育有促进作用,是人体最重要的矿物质之一。若机体存在钙缺乏,会影响发育情况和生长速度。因此,需注意日常生活中每日的钙摄入情况,促进早产儿生长发育。
4.2增加适当的运动
宝宝在小时候骨骼较软,通过实施运动指导可以帮助其促进骨骼发育和生长。但多数家属对其认知较差,并不是所有的运动均可以达到促进骨骼生长的效果,能促进骨骼生长的运动包括游泳、跳绳、各种球类等,上述运动利于身体的纵向伸展,使宝宝的身体更有弹性。
4.3保证充足的睡眠
生长激素的分泌与机体发育直接相关,在宝宝一岁前,生长激素可在任何时间进行分泌,促使身高生长。但过了一岁,生长激素主要是在宝宝睡觉期间进行分泌,白天分泌量极少。因此,需注意早产儿睡眠质量的提升,保障睡眠充足,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加快早产儿生长速度。
综上所述,早产儿出生后虽然体重较轻、机体发育较差,但家长不需要过度担忧,注意警惕喂养误区,坚持科学、合理喂养,并进行适当的运动,保持充足睡眠,可以帮助早产儿快速赶上足月儿的体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