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娟  单位:四川省攀钢集团总医院  发布时间:2025-08-27
486

脑卒中后的康复过程如同与时间赛跑,而家庭护理的质量直接影响康复效果。把握好康复黄金期,科学进行“动”与“防”,是帮助患者重获生活能力的关键。

抓住康复黄金时间窗

脑卒中后存在一个功能恢复的“黄金期”,通常指发病后的前3至6个月,尤其是最初的1至3个月。这段时间内,受损脑区周边的神经细胞具有高度的可塑性,通过科学训练,有望最大程度地“唤醒”其代偿功能,重建神经通路。康复介入越早、越规范,患者恢复行走、自理能力的希望就越大。因此,家庭护理必须紧紧抓住这段宝贵的时间窗,在专业康复医师或治疗师的指导下,尽早开始系统、安全的康复训练。

科学“动”起来激活康复潜能

康复的核心在于科学、循序渐进的“动”。

早期被动与主动训练结合。对于卧床或活动能力极差的患者,家属或护理人员需帮助其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轻柔地活动患者的肩、肘、腕、髋、膝、踝等关节,每个方向重复数次,每日2至3次,防止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随着患者情况好转,鼓励其进行主动运动,如尝试自己用力握拳、抬胳膊、勾脚背等。

逐步过渡到坐站与步行练习。当患者具备一定能力时,在严密保护下,开始从床上坐起训练,逐步延长坐位时间,提高坐位平衡能力。随后进行站立训练,利用助行器或家属扶持,练习重心转移和站立平衡。站稳后,可尝试原地踏步,进而过渡到扶持下短距离步行。步行训练需强调姿势正确性,避免异常步态形成。

融入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康复的最终目标是回归生活。鼓励患者尽可能自己完成力所能及的事情,如用健侧手辅助患侧手进行洗脸、刷牙、梳头、穿衣、进食等。选择宽松易穿脱的衣物、使用防滑垫和带吸盘的餐具等辅助器具,可降低操作难度,提升患者信心和参与度。

严密“防”护筑牢安全基石

康复期的安全防护至关重要,需严防并发症。

严防跌倒风险。脑卒中患者常存在平衡障碍、肌力下降、视野缺损或忽略等问题,跌倒风险极高。家中需移除通道障碍物,保持地面干燥;在浴室、马桶旁安装牢固扶手,铺设防滑垫;确保室内光线充足;患者行走时务必穿防滑鞋,必要时使用合适的助行器具,家属需在旁守护。

预防褥疮发生。长期卧床或坐轮椅的患者,骨突部位如骶尾部、足跟、髋部等极易受压缺血形成褥疮。需每1至2小时协助患者翻身一次,避免同一部位长时间受压。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床单平整无皱褶。使用减压气垫或软枕保护骨突部位。每日检查皮肤有无发红、破损。

警惕深静脉血栓。活动减少导致血流缓慢,易在下肢深静脉形成血栓。鼓励患者进行床上踝泵运动(勾脚背、绷脚背),促进下肢血液循环。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注意观察下肢有无肿胀、疼痛、皮温升高等异常。

预防肺部感染。长期卧床或吞咽困难患者易发生坠积性肺炎或吸入性肺炎。需勤翻身拍背,促进痰液排出。进食时保持坐位或半卧位,注意力集中,小口慢咽。饭后保持坐位至少30分钟。注意口腔清洁。

家庭护理关键注意事项

情绪支持不可缺:脑卒中后患者常伴发抑郁、焦虑、沮丧等情绪,家属需给予充分的理解、鼓励和陪伴,营造积极、轻松的家庭氛围。环境改造促便利:根据患者功能障碍情况,对家居环境进行适应性改造。营养均衡助恢复:提供均衡营养,多摄入优质蛋白、蔬菜水果,保证充足水分。康复是一个动态过程,需定期回医院复诊,由医生评估恢复情况,调整康复方案;严格遵医嘱用药,控制好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基础疾病,切勿自行增减药物或停止康复训练。

脑卒中康复是一场需要毅力与耐心的持久战。在黄金期内,家庭护理者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掌握科学的“动”与“防”,用爱与专业为患者铺就回归生活的坚实道路。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8-06
来源:山东省康复医...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6-27
来源:广东省惠州市...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