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娟  单位: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25-08-15
4837

高血脂作为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其发生与饮食密切相关。科学合理的饮食管理是控制血脂水平、预防相关并发症的重要手段。对于高血脂人群而言,掌握降脂饮食的关键要点,能有效改善血脂状况,提升健康质量。以下从三个核心维度解析降脂饮食的关键所在。

关键一:控制总能量摄入,维持健康体重

总能量摄入是否合理,直接影响体重变化,而体重与血脂水平存在显著关联。过多的能量摄入会转化为脂肪在体内堆积,导致肥胖,进而引发甘油三酯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坏胆固醇)水平上升等问题。因此,控制总能量摄入是降脂饮食的基础。

成年人每日所需能量需根据性别、年龄、身高、体重及活动量综合计算。一般来说,轻体力活动者每日每公斤体重需25~30千卡能量,中体力活动者需30~35千卡,重体力活动者需35~40千卡。高血脂人群可在此基础上适当减少5%~10%的能量摄入,以促进体重缓慢下降,每周减重0.5~1公斤为宜。

在控制总能量的同时,需注意避免过度节食。过度节食会导致身体代谢率下降,反而不利于长期血脂管理,还可能引发营养不良等问题。建议通过调整食物种类和比例来控制能量,而非单纯减少食物总量。

关键二:优化营养素比例,减少血脂异常诱因

饮食中各类营养素的比例对血脂水平影响重大,合理调整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比例,同时保证维生素、矿物质等微量营养素的充足摄入,是降脂饮食的核心。

脂肪摄入需严格控制,每日脂肪供能占总能量的比例应不超过30%,其中饱和脂肪酸供能占比需低于10%,反式脂肪酸则应尽量避免。饱和脂肪酸主要存在于动物油脂(如猪油、牛油)、肥肉、黄油等食物中,过多摄入会导致坏胆固醇水平升高。反式脂肪酸常见于油炸食品、植脂末、酥皮点心等加工食品,不仅会升高坏胆固醇,还会降低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危害更大。建议选择橄榄油、茶籽油、玉米油等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的植物油,每日烹调用油不超过25克。

蛋白质摄入应保证充足且优质,每日蛋白质供能占总能量的15%~20%。优质蛋白质来源包括鱼、禽、蛋、奶、豆类等。其中,鱼类尤其是深海鱼类(如三文鱼、鳕鱼)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有助于降低甘油三酯水平,每周可食用2~3次,每次150克左右。

碳水化合物选择需重质量,每日供能占比50%~65%,应减少白米饭、白面包、甜点等精制碳水(升糖快、易转化为脂肪堆积),增加燕麦、糙米、玉米等全谷物及杂豆类、薯类等富含膳食纤维的碳水来源,膳食纤维可吸附肠道内胆固醇并促进其排出,有助于降低血脂。 此外,需控制胆固醇摄入,每日胆固醇摄入量不宜超过300毫克。动物内脏、蛋黄、鱼子等食物胆固醇含量较高,应适量食用。同时,保证充足的维生素C、维生素E、钾、镁等微量营养素摄入,这些营养素有助于改善血管功能,促进血脂代谢。

关键三:建立科学饮食模式,养成长期健康习惯

降脂饮食并非短期的饮食限制,而是需要建立长期稳定的科学饮食模式。合理安排每日餐次、注意食物烹饪方式、控制饮食细节,才能确保血脂管理的持续性和有效性。

每日应定时定量进餐,避免暴饮暴食或饥饱不定。建议采用“三餐两点”的饮食模式,即三餐规律,上午和下午各加一次健康加餐(如一小把坚果、一个水果),既能避免过度饥饿导致的晚餐过量进食,又能维持稳定的代谢水平。

烹饪方式以蒸、煮、炖、凉拌、快炒为主,避免油炸、油煎、红烧(少用油)等方式。油炸食品不仅能量高,还会产生大量有害物质,加重血脂异常。烹饪时尽量使用不粘锅,减少用油量,同时避免反复使用煎炸油。

每日食盐摄入≤5克(防血压升高,协同保护心血管);严格限制含糖饮料、糖果等,避免多余能量及甘油三酯合成。

高血脂人群尽量不饮酒,无法避免时,男性每日酒精摄入≤25克,女性≤15克(防甘油三酯升高)。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山东省康复医...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