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常生活中,总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诱发骨折,如从高处跌落、不小心摔倒、打架、累积性劳损、疾病……俗话说“伤筋动骨100天”,说明骨折治疗恢复和护理的时间比较长,期间要科学管控各种不良因素,并积极配合康复锻炼,以促进快速恢复和防范严重并发症。本篇文章将带领你了解骨折康复锻炼的护理要点,教会你骨折康复护理的方法,助力你守护健康生活。
骨折康复护理很重要
骨折不仅会造成身体上的痛苦,严重时还可能导致一些功能障碍或功能缺失,在漫长的康复期还会增加患者心理负担,康复护理可以助力你健康生活。例如,被动活动、主动活动和物理治疗,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加速骨痂形成和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同时预防深静脉血栓、肌肉萎缩、关节僵硬、压疮、肺炎、泌尿系统感染等严重并发症。而且,在骨折的不同阶段进行必要的康复锻炼,还有助于增强肌肉力量、提高关节灵活性和促进生活能力快速恢复。此外,必要的心理疏导和心理支持,可以促进患者更积极地配合康复治疗。
骨折康复锻炼,这些方法你要掌握
骨折康复锻炼可采用的方法多,为保证良好效果,要根据骨折愈合的不同阶段合理选择。
(1)骨折早期(骨折后1~2周)。这段时间可尝试进行肌肉的紧张和放松练习,如握拳松拳练习、大腿肌肉绷紧再放松练习等,促进骨折断端的血运增加,为骨愈合提供更多营养物质和氧气,期间要注意不引起骨折移位,不因康复训练造成额外损伤;在恢复状态较好的情况下,可尝试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如肘关节、腕关节、膝关节、踝关节屈伸活动等,期间要注意避免用力,且活动范围可结合具体恢复情况逐渐增加。此外,通过热敷、按摩辅助治疗,以达到更理想地促进血液循环和缓解肌肉紧张的效果。
(2)骨折中期(骨折后2~4周)。在专业医生或理疗师的指导下,尝试进行大幅度关节活动训练,持续改善关节灵活性,如膝关节屈伸运动;视恢复情况,逐步增加肌肉力量训练,如上肢抬举和屈伸、腿部蹲起、提踵等训练;如果这一阶段患者恢复状态良好,可尝试进行一些简单的身体平衡与协调训练,如单腿站立、行走练习等,用于持续改善身体平衡能力,减少意外跌倒的发生。
(3)骨折后期(骨折后4周以上)。这一阶段之前的训练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可尝试更进一步的肌肉力量和耐力训练,促进患者肌肉力量、运动强度逐渐恢复至正常水平,如俯卧撑、引体向上、深蹲等;还可以通过穿衣、梳头、拿东西、上下楼梯等训练,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和提高生活质量;如果患者骨折恢复良好,可进行一些低强度的有氧运动,促进整体体能提升。
康复锻炼的护理要点,你应该了解
为保证康复锻炼的良好效果,促进患者快速恢复,要认真落实好各种护理措施。
(1)给予积极的心理支持。在漫长的恢复期内,患者可能因为疼痛、行动不便、担心恢复不良和后期生活等,出现焦虑、恐惧、抑郁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要多与患者沟通,向他们讲述整个康复过程、所采取的方法措施、预期效果及康复训练的成功案例等,打消患者疑虑,鼓励其积极配合治疗和锻炼。
(2)密切监测和定期复查。整个康复期内要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肢体情况(如患肢肿胀程度、感觉和运动功能等),一旦出现肿胀加剧、皮肤发红、感觉减退、活动受限等严重情况,应及时告知医生处理,以防发生严重并发症;叮嘱患者定期到医院复查,以便准确评估骨折恢复情况,合理调整康复锻炼内容和方法。
(3)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基于患者病情、骨折部位、体质状态、愈合情况等的综合分析,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训练计划,确保康复训练的时间、强度、频率、方法等更适合患者。
(4)生活护理。指导患者保持正确的体位、定时翻身,采取合理的疼痛护理措施,并详细告知出院后休息、饮食、康复训练和用药等方面的一些注意事项。
综上所述,骨折后要积极配合治疗和康复锻炼,认真落实好各种注意事项和护理措施,促进快速恢复和提高生活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