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钟可琪1 钟金峻2  单位:1.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2.广东省广州监狱  发布时间:2025-08-06
2411

在当今社会,健康问题备受关注,肥胖和骨质疏松就是其中两个不容忽视的方面。肥胖已成为现代社会的普遍问题,而骨质疏松作为骨骼系统的“隐形杀手”,也威胁着无数人的生活质量。可能很多人觉得这两者没什么关联,但实际上它们对骨骼健康构成了双重打击。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深入探讨一下肥胖与骨质疏松之间的关系。

了解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是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特征是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结构破坏,导致骨骼脆性增加、骨折风险上升。随着年龄增长,人体骨骼代谢失衡,骨形成减缓、骨吸收加快,易引发该病。尤其是近些年骨质疏松的发病情况呈上升趋势,且有年轻化态势。以前患者多为七八十岁老人,现在中年患者常见,一些年轻人因不健康生活方式,也出现骨质疏松问题。

骨质疏松的症状有四肢或腰背部疼痛、驼背、身高比年轻时变矮等。这些症状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导致行动不便。其危害不容小觑,严重时会增加骨折风险,尤其是髋部、脊柱等部位骨折,可能导致患者残疾甚至死亡。

肥胖与骨质疏松的关系

(一)肥胖对骨骼的影响

肥胖会对骨骼健康产生诸多不利影响,进而增加骨质疏松的发生风险。脂肪组织能分泌多种因子,干扰骨代谢平衡,抑制成骨细胞生成和活性,促进破骨细胞生成和功能,导致骨量减少。肥胖还会使促炎细胞因子升高,引发慢性炎症反应,破坏骨组织,影响骨骼正常代谢和修复。此外,肥胖人群往往有不良生活习惯,运动量少,骨骼缺乏足够刺激,骨密度难以维持;饮食上常摄入高热量、高脂肪、低钙食物,影响钙吸收和利用。

肥胖也会增加骨折风险。虽然肥胖者可能骨密度较高,但骨骼质量不佳,内部微结构改变,骨小梁变薄、骨孔隙增多,受到外力时更易断裂,而且肥胖者体重过大,摔倒时冲击力大,骨折可能性和严重程度都会增加。

(二)不同类型肥胖的影响差异

1.腹型肥胖:与骨密度呈负相关,腹部脂肪堆积产生的细胞因子和激素影响骨代谢,增加骨质疏松风险。

2.其他类型肥胖:对骨骼健康的影响相对较小,可能通过增加体重对骨骼有一定“保护”,但也存在骨折风险增加的问题。

如何预防肥胖相关的骨质疏松

(一)合理饮食

1.丰富饮食:饮食中应保证摄入充足的营养素,如牛奶、酸奶、奶酪等乳制品是钙的优质来源,豆腐、小鱼干等也是不错的选择。

2.蛋白质:蛋白质是身体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瘦肉、鱼类、蛋类、豆类等富含优质蛋白质。

3.维生素D:维生素D能促进钙的吸收和利用,强化牛奶、蛋黄、蘑菇等食物含有一定量的维生素D,此外,适当晒太阳也能帮助身体合成维生素D。

4.注意:避免食用过多高热量、高脂肪、高糖的食物,如油炸食品、甜品、饮料等,这些食物不仅会导致体重增加,还可能影响钙的吸收。

(二)适量运动

适量运动对肥胖人群预防骨质疏松有效,例如:散步简单易行,肥胖人群可每天坚持散步超30分钟,速度以舒适为宜;慢跑能增强骨骼强度,建议每周进行3-4次,每次20-30分钟,注意选择合适的场地和鞋子,避免关节受伤;游泳对关节压力小,每周可进行2-3次,每次约30分钟。运动频率和强度应循序渐进,避免过度运动致身体损伤,开始时可从低强度、短时间开始,适应后逐步提高。

(三)健康生活方式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对预防肥胖相关的骨质疏松意义重大,如:吸烟会影响骨代谢,降低骨密度,增加骨折风险,因此要戒烟。大量饮酒会损害肝脏和胃肠道功能,影响营养物质吸收,尤其是钙的吸收,所以要限制饮酒。此外,充足的睡眠有助于身体恢复和激素平衡,促进骨骼健康,建议每天保证6-8小时的睡眠时间,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

(四)定期检测

对于肥胖人群来说,骨密度检测尤为重要,它可以发现早期骨质疏松迹象,以便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建议肥胖人群每年进行一次骨密度检测。同时,有骨质疏松家族史、绝经后女性、长期服用影响骨骼健康药物的肥胖人群,更应定期检测,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治疗,可有效降低骨折风险,提高生活质量。

总之,肥胖通过内分泌、代谢和机械因素导致骨骼脆弱,增加骨折风险。干预需综合减重、运动、营养补充及多学科管理,避免快速减重和极端方法,以保护骨健康。早期干预和个性化方案是关键。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
2025-08-08
来源:佛山复星禅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