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2引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社会管理等方面均得到长足的发展,国民的追求从以前的解决温饱问题,升级到过上小康生活乃至富裕生活。健康长寿成为大多数人的终极目标之一。
健康长寿之路的正确方向
要想健康长寿,就要知道健康长寿之路的正确方向。短短的几十年,国家从温饱问题解决不好,转变为物质富足、营养过剩,威胁我们健康的主要因素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导致“三高”人群呈爆发式增长,久坐少动、熬夜等作息不规律,生活工作压力过大,有吸烟饮酒等不良嗜好,食物中含糖和饱和脂肪酸过高,高盐、高糖、重油、喜食烧烤油炸等生活习惯和不良嗜好,是导致高脂血症、高尿酸、高同型半胱氨酸、肥胖等代谢综合征,并必然导致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高发,甚至多种恶性肿瘤也和这些不良生活习惯和嗜好明显相关。
中国人群健康生存平均寿命60岁至64岁,带病生存十多年,平均寿命约74岁至76岁。所以,做到不得病、少得病、迟得病至关重要,因为得了高血压和糖尿病等慢性病,只能控制血压和血糖,目前还无法根治。一般情况下,患高血压和糖尿病10-15年内必然会出现相关并发症,心脑血管、视网膜、肾脏等靶器官首当其冲。心肌梗死、脑梗死患者致残致死率、复发率均很高,预期寿命当然较短。
健康养生
(一)对疾病早防早治
天灾人祸、空气土壤污染、遗传基因、增龄等我们个人不可控的因素,其实我们能控制的危险因素不多,主要是四驾马车,即心理平衡、均衡营养、戒烟戒酒、适当且科学的运动,专家们还建议定期体检,对危险因素和疾病进行早防早治。
(二)心理平衡
提高我们的认知水平,树立正确的三观;培养读书、音乐、运动等多种爱好;有所为,有所追求,有积极的心态;做事从容平淡,做人有礼有节,有利于我们的心理平衡,平衡的心态也是我们健康长寿的根本,养生先养心,心宜静,形宜动。
(三)合理膳食、均衡营养的摄入
均衡营养方面主要是摄入适当的营养要素,并做到多样化:瘦弱人群每天每公斤体重需要蛋白质2克,一般人群为1克,超重人群为0.6-0.8克。以动物蛋白、白肉为优,简单来说就是两条腿的鸡鸭鹅、有鳞鱼等较适宜。有专家主张动物个体越小,其所含的蛋白质对人体越好,甚至昆虫的蛋白质更优。心肾功能正常者每天饮水2-3升,不能用含糖饮料代替饮水。每天摄入时令水果250克、时令蔬菜500克。盐每天不超过6克(约一个啤酒瓶盖),植物油每天25克,糖每天不超过25克。建议早晚晒太阳三十分钟左右。戒烟戒酒,也不吸二手烟、三手烟。所有酒都是致癌物。
(四)适量运动
适当运动,青少年每天运动60分钟,成年人每天运动30分钟。运动前要充分热身,运动后要充分拉伸,运动中心率要达到170-年龄才算是中等强度以上的运动,才能起到一级预防的作用。当然运动要因人而异,结合爱好,贵在坚持。适当的核心肌群锻炼,保持足量的身体肌肉量更有利于我们的健康。挥拍运动、游泳、骑自行车、慢跑、快走皆可行。避开交通主干道,以免吸入过多汽车尾气。
预估长寿的因素
预估长寿的因素有:家庭中祖父母、父母均长寿者说明家族有长寿基因,自身长寿的可能性大;性格温和、乐观积极、有目标(老年人哪怕是种种花、养养狗)、知感恩的人群长寿可能性大;科学运动锻炼、进行肌肉训练保持和增加肌肉量者健康长寿机会大;肺活量大、抓握力大、腰围小(男性腰围小于90cm,女性腰围小于85cm)、心率较慢者(心率在55-65次/分)的人群预期寿命较长。
结束语:
人类是地球的匆匆过客,我们的一切均从大自然中而来,最终也要回到大自然的循环中去,把我们的健康管理好,不枉世上此一行。人类攻克高血压、糖尿病后,平均寿命会大幅度延长;攻克肿瘤和延缓衰老又会进一步延长人类的平均寿命。基因技术是目前热门的延长人类健康寿命的最有前景的方法之一。
处于经济发达、社会管理水平高的地区,人均寿命更长,如广州地区人均寿命达81岁;中国香港和日本、瑞士等地的女性人均寿命长达84-86岁。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