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罗东  单位:广安市前锋区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25-06-20
583

“股骨颈骨折”对于很多人来说听起来可能有些陌生,但对于老年人群,可谓是“人生最后一次的痛”。数据显示,老年人发生髋部骨折之后,选择保守治疗者的1年死亡率高达59.1%,而选择及时手术则能有效降低死亡风险。但为何发生此类骨折会如此危险呢?它又该如何科学应对?本文就为大家揭开这一隐匿健康威胁的面纱。

一、股骨颈骨折:不仅仅是“摔一跤”

作为人体主要负重结构的股骨颈处在髋关节深部并与股骨干相连。其主要血液来源较少,仅有少量血管穿透其结构,股骨颈一旦骨折,很容易导致其骨折愈合困难甚至股骨头坏死。老年人骨密度降低,轻微跌倒就可发生骨折。中年人股骨颈骨折多为外力撞击,如交通事故或从高处掉落等高冲击性的骨折,还有少数由骨肿瘤等病变引起。不良的生活习惯也可增加股骨颈骨折的发生的概率,如饮酒、吸烟、超重、服用激素等。

分型:

1、根据不同骨折线位置,将骨折线分为头下型、经颈型和基底型,其中头下型血供破坏最严重,发生股骨头坏死比例>30%,基底型相对稳定,预后较好。

2、根据骨折的移位程度分型(Garden分型)

I型:不完全骨折,股骨头呈外展位;

Ⅱ型:无移位的完全骨折;

Ⅲ型:部分移位的完全骨折,股骨头呈外展位;

IV型:完全移位的完全骨折,两骨折片完全分离。

二、当发生股骨颈骨折时,应如何治疗?

众所周知,老年人有严重手术风险因素,比如卧床容易发生肺炎、血栓致死等不良后果。但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治疗手段更准确、更安全。  1.保守治疗:无移位型骨折:如Garden I型骨折,皮牵引或穿防旋鞋治疗4-6周后可下床逐步活动,但患肢不可负重,需待骨性愈合后负重行走。

移位型骨折:即GardenⅢ或GardenⅣ。患者身体状况差难以手术治疗,可考虑功能性治疗,此类患者治疗过程中需注意压疮、坠积性肺炎、DVT的发生。

2.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的方式有很多,可根据自身情况具体选择  闭合复位内固定:采用Xx线监测打入空心螺钉,优点是创伤小、恢复快,适于年龄≤65岁而无骨质疏松者。

切开复位内固定:直视下精准复位,适用于闭合复位失败者,手术创伤较大。

人工关节置换:对老年患者而言,若其发生头部骨折或存在坏死情况,则可通过全髋或半髋置换术,使老年患者尽快恢复正常的行走功能,部分老年患者在手术后两周便能站立,显著提升老年患者的生存质量。

骨瓣移植术:如有血管蒂髂骨瓣移植,可以通过重建血液循环减小坏死可能,应用于此类手术多为中青年患者。

三、骨折治疗后如何做好康复与长期管理?

骨折愈合仅仅是第一步,股骨头坏死有可能是永久性的,应予以长期追踪观察。  1.术后康复三阶段  早期(0~6周)采用肌肉等长收缩及踝泵运动等防治血栓和肌肉萎缩等。  中期(6~12周)则加大髋关节活动度训练,如髋关节屈、伸、外展等训练,避免负荷量过大。  后期(3个月),按照创面愈合状况,可用拐杖行走,在6个月左右尝试全负重。  2.长期随访,观察时间5年  在骨折后约3年内发生股骨头骨折患者有85%,超过98%发生在5年内,X线复查发现骨密度降低、空洞化、新月形等改变应及时进行干预,给予药物补钙、体外冲击波治疗等。

3.功能锻炼与生活调整

运动疗法:游泳、骑车等低强度活动可增强骨密度,不进行跑跳类高强度活动。

营养支持:饮食上多吃一些高钙、高蛋白的食物(如牛奶、鱼、虾类食物)及维生素d,以对抗骨质疏松。

四、预防策略:从骨骼健康到居家安全

1.骨质疏松防控:40岁后定期骨密度检测,补充钙剂(每日1000—1200mg)和维生素D(800-1000IU)。

2.防跌倒措施:居家安装扶手、防滑垫;老年人避免单独如厕、沐浴。

3.生活方式干预:戒烟限酒,控制体重,减少激素类药物滥用。

股骨颈骨折虽然危险,但现代医学已经为它铺设了一条从救急到重生的科学隧道,就算是百岁老人也能重新行动自如,年轻人则可以重返岗位,个体化治疗加上全程管理,都在不断创造着“人生的最后一骨折”的奇迹。关键在于尽早的诊断、尽早的治疗,将每一个时期治疗都成为生命的支点。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山东省康复医...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