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疗,也就是放射治疗,通过放射线对身体的局部进行照射,把肿瘤细胞杀死的一种治疗方法。放疗和化疗、手术是肿瘤治疗的三大传统法宝,作用很大。有数据统计,超过70% 的癌症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接受放疗。很多人对放疗存在误解,它常常被误解为“副作用大”、“对人体伤害严重”。这些误区让一些癌症患者对放疗产生恐惧,甚至因此错失了最佳的治疗机会。这属于常见的认识误区,下面就带大家了解相关的放疗知识。
放疗具有哪些作用
在癌症的治疗过程中,放疗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对于早期的恶性肿瘤,放疗是一种有效的根治性治疗手段,它能精准地杀死肿瘤组织中的细胞,从而达到与外科手术相近的疗效,同时对机体的损伤较小。
对于早期鼻咽癌和喉癌,放疗的成功率比较高。对于中、晚期癌症,放疗可以有效抑制癌细胞的增殖及转移,改善患者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当肿瘤压迫神经引起疼痛时,放疗能够减轻肿瘤的压迫、缓解痛苦。在癌症治疗中,放疗常与手术、化疗等其他治疗方法联合应用,术前放疗可缩小肿瘤体积,提高手术成功率;术后放疗则能降低癌症的复发风险。
放疗的常见误区
放疗副作用很大,伤身体。很多人一听到“放疗”就害怕,担心它副作用大,会伤害身体。确实,放疗在杀灭肿瘤细胞的同时可能会对周围正常组织产生一些不良反应,比如局部皮肤红肿、瘙痒、脱发、乏力、食欲减退等。但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放疗技术的进步也很大,比如调强放疗、质子重离子治疗等,能让放射线更精准地 “瞄准” 肿瘤,大大降低放射线对健康组织的辐射剂量,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也随之明显下降。在治疗前,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治疗期间还会严密观察患者的身体反应,采用皮肤保护剂、营养支持治疗等方法减轻放疗的不良反应。实际上,大多数患者的不良反应是可控的,随着治疗的推进,患者的身体也会逐渐恢复,所以不必过分担心。
放疗会影响寿命。“放疗影响寿命”属于一种错误观点。放疗的核心作用是治疗和控制癌症,旨在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提升生活质量。临床数据表明,放疗可显著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提高生存率。以早期非小细胞肺癌为例,立体定向放疗能达到与手术相近的疗效,且5年生存率更高;放疗联合化疗,可有效抑制癌细胞生长,进一步延长存活期。影响患者寿命的主要因素是肿瘤分期、病理类型、个体体质,以及是否接受了规范有效的治疗。放疗本身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治疗,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遵循规范诊疗,可延长患者的寿命。
放疗适合所有癌症患者。放疗并不适合所有癌症患者,不同癌症对放疗的敏感性各不相同,如淋巴癌、精原细胞瘤和鼻咽癌等对放疗较为敏感;而肝癌、恶性黑色素瘤等对放疗相对不敏感,放疗疗效较差,常与其他疗法联合使用。此外,患者的体质也会影响放疗的耐受程度。如果患者体质较差,伴有严重心、肺、肝等重要器官的功能不全,或有大范围远处转移,可能无法耐受放疗。因此,在放疗开始前医生会全面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包括肿瘤类型、分期、部位等,并结合患者的体质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放疗与化疗不能同时进行。在很多疾病中,放疗和化疗是可以同时进行的,也就是所谓的同步放化疗。同步放化疗能产生协同增效作用,化疗药物可以抑制放疗中肿瘤细胞的修复,增加放疗敏感性,从而增强放疗对肿瘤的杀灭作用。目前,同步放化疗是局部晚期食管癌、肺癌、宫颈癌等肿瘤的常规治疗手段,可显著提高肿瘤的局部控制率、改善预后。但由于联合治疗可能增加毒副反应,对患者体质要求较高,需要经治医生权衡利弊后制定治疗方案。
综上所述,放疗在癌症的临床治疗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需要正确认识这一治疗手段,在面对癌症时积极与医生沟通,以主动的态度配合全程治疗。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放疗的作用,收获理想的疗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