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智强  单位:马山县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25-06-27
27

创伤性伤害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健康风险之一,涉及交通事故、跌倒、暴力伤害等多种情境。及时且正确的急救措施能够显著提高伤者的生存率与恢复质量,因此,了解创伤性伤害的急救流程至关重要。本篇文章将结合医学指南,从现场急救到医院治疗,详细介绍创伤性伤害急救的关键步骤。

创伤性伤害的分类与初步评估

创伤性伤害按严重性可分为轻度创伤和重度创伤。轻度创伤包括小型擦伤、割伤等,这类伤口一般不威胁生命;重度创伤如骨折、内脏破裂、大量出血等,可能导致生命危险。急救的第一步是评估创伤的严重性。常用的评估方法包括观察伤者的意识状态、生命体征(如心跳、呼吸、血压等),以及伤口的外观。对于危及生命的创伤(如大出血、呼吸困难、昏迷等),需要立刻进行处理。

现场急救的基本步骤

在创伤现场,急救者应迅速而冷静地采取以下几项措施,以最大限度减少伤害的进一步恶化。

止血:大出血是创伤性伤害中的常见问题,也是致命的主要原因之一。对于出血量大的伤口,应尽量采取直接压力止血法,使用清洁纱布或衣物压住伤口。对于肢体创伤,可使用止血带加压止血,但需注意在短时间内解除止血带,避免导致肢体坏死。

保持呼吸道通畅:创伤可能导致呼吸道受阻,尤其是面部、颈部或胸部创伤。确保伤者呼吸道畅通,可以通过清理气道、实施人工呼吸等方式恢复呼吸功能。如果伤者没有呼吸或脉搏,立即开始心肺复苏(CPR)。

固定伤处:对于骨折或关节扭伤,需通过临时固定减轻痛苦,防止伤处进一步受伤。可以使用木板、布条等物品将受伤部位固定,以避免在转运过程中加重损伤。

预防休克:休克是创伤性伤害中的常见并发症,尤其是在大量失血后。休克症状包括面色苍白、心跳加速、呼吸急促等。应确保伤者保持温暖,并通过抬高下肢的方式促进血液回流到重要器官。情绪安抚也是防止休克恶化的有效方法。

转运过程中的急救措施

转运伤者时,急救者应保持冷静并确保伤者的安全。转运过程中,继续监测伤者的生命体征,维持其呼吸和循环的稳定,防止伤情加重。若伤者情况严重,应尽量避免搬动伤者的脊柱,避免引起脊髓损伤。此外,转运时应尽量选择最近的医院并向急诊科通报伤者情况,为后续治疗做好准备。

医院急诊中的创伤性伤害治疗

当伤者到达医院急诊科后,医疗团队将进行详细的创伤评估,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医院急诊中的治疗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创伤评估:医生将通过体检、病史询问、影像学检查等手段进一步评估伤情。根据伤者的生命体征和创伤的种类,医生会决定是否需要紧急手术治疗。

影像学检查:常见的影像学检查包括X光、CT扫描和MRI。这些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骨折情况、内脏损伤以及其他可能的创伤。CT扫描在评估脑部和腹部创伤方面尤其重要。

止血与液体补充:如果伤者失血过多,急诊科将通过输血、补充液体来恢复血容量和血压。对于大面积烧伤或其他创伤引起的休克,液体复苏也是重要的治疗手段。

外科干预:对于无法自行恢复的创伤,如大面积骨折、内脏破裂等,医院将根据创伤的具体情况进行外科手术修复。这可能包括骨折的钢板固定、内脏器官的缝合或修复等。

术后恢复与康复

创伤治疗的成功不仅取决于急救和手术治疗,术后恢复同样重要。伤后恢复包括伤口的护理、功能训练、心理疏导等方面。

伤口护理与防感染:创伤治疗后,保持伤口的清洁与干燥,预防感染是极为重要的。必要时,根据医生建议使用抗生素或其他药物进行感染预防。

功能恢复:对于肢体功能受损的患者,康复训练尤为重要。通过物理治疗帮助患者恢复肢体活动,恢复运动功能。

心理疏导:创伤性伤害后,患者可能会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此时,及时的心理干预和支持,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促进心理健康恢复。

总结

创伤性伤害急救涉及从现场急救到医院治疗的各个环节,每个步骤都对伤者的生死与恢复至关重要。掌握急救基本步骤,并采取正确行动,能为伤者争取宝贵时间,提高急救效果。公众应重视急救知识的学习,提升急救能力,确保在紧急时刻能及时救助他人。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6-27
来源:普宁市人民医...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7-15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7
来源:​广州市番禺...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7-22
来源:广东省肇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