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亚岚  单位:河南宏力医院超声科  发布时间:2025-05-13
462

在心脏健康的探索之旅中,卵圆孔未闭(PFO)这一心脏隐疾逐渐浮出水面,成为许多不明原因偏头痛、脑卒中等症状的幕后黑手。为了更精准地捕捉这一心脏“漏洞”,右心声学造影技术应运而生,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了卵圆孔未闭的“精准探测器”。本文将深入探讨右心声学造影技术的原理、应用、安全性及其在卵圆孔未闭诊断中的重要价值。

一、卵圆孔未闭:心脏中的“隐形杀手”

卵圆孔是胎儿时期心脏房间隔的一个生理性通道,它允许血液从右心房流向左心房,以维持胎儿时期的血液循环。然而,随着出生后左心房压力的升高和肺动脉阻力的降低,大多数人的卵圆孔会在1年内自行闭合。但在一部分人中,这个通道未能如期闭合,便形成了卵圆孔未闭。

卵圆孔未闭在成年人中的发病率高达20%-25%,且大多数患者并无明显症状。然而,这个微小的“漏洞”却可能成为健康的大敌。来自静脉系统的反常栓子,如血栓、空气栓子等,可能通过未闭合的卵圆孔进入体循环,进而引发脑梗死、偏头痛、减压病等一系列严重症状。

二、右心声学造影:揭秘心脏“漏洞”的利器

右心声学造影,也称为超声造影,是一种先进的超声心动图检查技术。它通过静脉注入经激活的生理盐水注射液(内含微气泡),利用超声波观察这些微气泡在右心系统中的流动和分布情况,从而增强右心系统的显影效果。

这些微气泡的平均直径较大(约16-38μm),远大于肺毛细血管网的平均直径(约7-8μm),因此它们无法通过肺循环进入左心系统。然而,如果存在右向左分流(如卵圆孔未闭),微气泡就会从右心房通过异常通道进入左心房,并在超声图像上形成独特的显影效果。医生据此可以精准地诊断出卵圆孔未闭的存在,并评估其分流量的大小。

三、右心声学造影的详细操作流程

右心声学造影的操作流程相对简单且安全。首先,患者需要采取左侧卧位,通过肘部的外周静脉注入一定量的造影剂。在注射造影剂的同时,医生会进行心血管超声检查,观察造影剂在右心系统中的流动和分布情况。在检查过程中,患者需要按照医生的指示进行呼吸和动作配合,如进行Valsalva动作(深吸气后用力呼气并屏气),以增加右心房的压力,提高右向左分流的可能性,从而提高检出率。

整个检查过程约需10-15分钟,无需特殊准备,患者可以正常饮食和服用药物。检查后,微气泡会自动代谢,患者无需担心后遗症问题。

四、右心声学造影的广泛应用

右心声学造影技术不仅用于卵圆孔未闭的诊断,还广泛应用于其他心脏疾病的诊断中。例如,它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房间隔缺损、肺动静脉瘘、永存左上腔静脉等异常结构的存在和严重程度。此外,在卵圆孔未闭封堵术的术前评估和术后复查中,右心声学造影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对于长期受偏头痛、脑卒中等症状困扰的患者来说,右心声学造影无疑是一束希望的曙光。通过这项技术,医生可以更加准确地诊断出卵圆孔未闭等心脏隐疾,为患者制定更加合理的治疗方案,从而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五、右心声学造影的安全性考量

尽管右心声学造影技术具有诸多优势,但在实际应用中仍需注意其安全性。对于某些特定人群(如严重紫绀、重度肺动脉高压、有栓塞病史等),右心声学造影可能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在进行检查前,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风险评估,并在必要时采取预防措施。

同时,患者也应在检查前充分了解检查过程、可能的风险和注意事项,并与医生进行充分沟通。在检查过程中,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指示,以确保检查的顺利进行和结果的准确性。

总结

右心声学造影技术以其无创、准确、安全的特点,在卵圆孔未闭的诊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不仅为医生提供了精准的诊断依据,也为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案创造了条件。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完善,相信右心声学造影技术将在未来的临床应用中发挥更加广泛和深入的作用,为更多患者带来健康和福祉。让我们共同期待这一技术在心脏健康领域的更多突破和贡献。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
2025-08-06
来源:普宁华侨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