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8当代生活节奏较快,致使熬夜和频繁点外卖已成为许多“打工人”的日常习惯,但是这些看似平常的生活方式正悄悄影响着我们的身体健康,尤其是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文献报道指出,肠道菌群的紊乱不仅会影响人们消化功能,还会引起免疫系统异常、代谢功能障碍,甚至与肥胖、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病发密切相关。但是,大部分人往往忽视了这些生活习惯对身体造成的潜在危害,尤其在疾病没有明显症状的早期阶段。那么,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熬夜、外卖与肠道菌群的相关知识,了解现代生活方式背后潜藏的健康代价。
1熬夜为什么能导致肠道菌群失衡?
肠道菌群有自己固定的生物钟,就像工厂里的工人一样,按照既定的时间进行消化等工作。但是,长期熬夜会打乱这些菌群的正常作息,类似于工人们上错班导致工厂生产混乱一样,从而引起一些列的健康问题。此外,熬夜会让人们处于睡眠不足状态,这种状态又会增加身体的氧化应激水平,而氧化应激会导致肠道产生更多的活性氧(ROS)。这种情况会让肠道内蓄积大量的氧化物,这些氧化物会破坏细胞的DNA和其他成分,致使肠道细胞的DNA和蛋白质无法维持完整性,从而引起皮肤皱纹和松弛。此外,这些氧化物还会损伤细胞膜,使细胞无法正常吸收营养,因此引起了肠道内菌群细胞死亡和组织器官的衰老。由于患者肠道内菌群失衡,从而导致其无法参与代谢、消化过程,因此患者出现心血管疾病、神经性疾病和肿瘤等疾病风险较高。此外,机体细胞需通过多种途径维持ROS产生与消解的动态平衡,但是人们熬夜这一行为会破坏这种平衡,尤其是小肠部位的肠道菌群,一旦其菌群平衡被破坏,会使机体代谢功能紊乱,从而增加了人们猝死风险。
2外卖为什么会导致肠道菌群失衡?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我国外卖用户规模已超5亿人,一线城市白领每周点外卖3次以上的比例高达78%,该数据表明外卖已然成为人们日常饮食的主要来源。虽然这种饮食方式能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但这种饮食方式却在悄悄偷走自己的肠道菌群的健康。肠道菌群是人体最隐秘的“器官”,由100万亿个微生物组成,直接影响消化、免疫甚至情绪。因此,一旦肠道菌群失衡,会引起人们出现一系列的健康问题。具体内容如下:
(1)高油高盐高辣的食物,如香辣小龙虾、烧烤、麻辣烫等,虽然能在短时间内满足人们的味蕾,但这些食物实际上在悄悄损害肠道菌群。但由于这些食物通常高油高盐,食物的这种状态在肠道菌群看来如同变质食物,一旦长时间食用这些食物,会导致肠道中的菌群因无法忍受而逐渐罢工,从而影响肠道的消化功能。此外,人们长期依赖外卖会导致日常饮食单一,致使肠道菌群无法获得多样化的营养,从而导致肠道菌群数量大幅减少,从而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
(3)高油高糖的食物,例如炸鸡、披萨、奶茶等,是益生菌的“灭顶之灾”。这些食物的脂肪含量通常超标3至5倍,糖分更是堪比“隐形炸弹”。人们一旦连续食用这些食物,会降低益生菌的数量,而益生菌是维持肠道健康的关键。文献报道指出,人们连续7天摄入高脂饮食后,小鼠肠道中的双歧杆菌(有益菌)数量下降40%,而厚壁菌(与肥胖相关)则增加60%。
(3)外卖中的精制碳水化合物,如白米饭、精制面条、蛋糕等,致使其丧失了原有的膳食纤维,因此长期食用上述食物,致使其无法为益生菌提供必要的“食物”(益生元)。因此,患者长期摄入这些食物会致使肠道黏膜变薄,降低了肠道的屏障功能,因此患者患上肠道疾病的风险增加。
总之,熬夜和频繁依赖外卖成为了许多人的生活的常态,但这些看似简单的生活习惯,却正在悄悄地损害着我们的身体健康,尤其肠道菌群。肠道菌群失衡不仅会干扰患者消化功能,还可能引发免疫系统异常、代谢紊乱,并与肥胖、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因此,为了维护肠道菌群的平衡与健康,我们必须认真反思当下的生活方式,只有从日常做起,摒弃不良生活习惯,才能真正实现“肠道养好,身体无恙”的健康目标。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