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凤超 李惠敏  单位:四川省骨科医院  发布时间:2025-08-06
1410

《黄帝内经》指出,头发变白与人体衰老和阳气衰竭有关。传统医学认为,头发与人体内肾、肺、脾(胃)等关系密切,脏腑功能正常,头发就乌黑靓丽、滋润,反之如肾虚、脾虚或肺热,头发就会变白和干枯。在中医理论中,头发被视为“血之余、肾之华”,肝主藏血,肝血充分,头发才能得到充足的供血;脾主运化,负责把营养成分运输到全身,包括毛发;肾中精气是人体的根本,头发的生长、健康状态维持均与肾密切相关,且头发的疏密、润燥、色泽直接反映了人体气血的盛衰与肾精的盈亏。现代人由于工作压力、作息紊乱、营养失衡等原因,白发、脱发等问题日益年轻化。乌发固本膏正是在此背景下,遵循膏方古法铜锅制作工艺,针对各种“秃头危机”和“焦虑白”,融合茯苓、墨旱莲、酒女贞子、桑葚、薏苡仁等,通过健脾祛湿、补肝益肾、滋阴养血的综合调理,帮助恢复头发的自然健康状态。

一、千年养发智慧:从宫廷膏方到现代传承

中医乌发养颜的膏方传统源远流长。唐代《外台秘要》就记载了以首乌、黑豆为主的黑发方剂;清代宫廷中,慈禧太后常年服食“胡桃阿胶膏”以保老年皮肤滑腻;而经典的“乌须固本膏”更以黑大豆、黄精、首乌为核心,强调通过补肾固精实现须发转乌。固本乌发膏继承了这一传统思路,在配伍上进一步优化,既保留了经典补肾养血的框架,又强化了祛湿健脾的现代针对性,这正是当代人因饮食不节、久坐少动导致“脾虚湿困”病机的精准应对。

二、解析配方:各方药材如何各司其职

固本乌发膏的配伍结构清晰,可分为三大功能组:

1. 健脾祛湿组:茯苓+芡实+山药+薏苡仁+陈皮

茯苓被誉为“祛湿圣品”,能利水渗湿,宁心健脾,促进水湿从小便排出;芡实具有“补脾止泻、除湿止带”之功,对脾虚湿滞引起的便溏、头面多油有改善作用;山药得土气至厚,能直入中焦补脾养胃,提升消化吸收能力,为气血生成打好基础;薏苡仁利湿兼清热,炒制后减其寒性,更适长期服用;陈皮理气健脾,化解湿阻导致的气滞腹胀,使补而不滞。  

2. 滋肾养肝乌发组:桑葚+酒女贞子+墨旱莲

桑葚是经典乌发食材,富含铁、锌及花青素,补肝肾、益精血;酒女贞子经黄酒蒸制后,滋肾养肝之力增强,可明目乌发;墨旱莲具凉血养阴之效,与女贞子组成传统“二至丸”,对肝肾阴虚导致的须发早白效果显著。  

3. 调和补中组:大枣+甘草

大枣补中益气、养血安神,提升整体气血水平;甘草调和诸药,缓解可能的药性冲突,并增强脾胃功能。  

三、核心作用机制:标本兼治,重建健康发质

治本:脾肾双补,活水开源

中医认为“发为血之余”,而“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该方通过茯苓、芡实等健运脾胃,促进水谷精微转化为气血;再以桑葚、女贞子等补益肝肾,使精血充足。如此,头发得到源头活水的滋养。

治标:祛湿通络,清除障碍

现代人多见“湿浊内阻”体质——湿邪黏滞毛窍,阻碍气血上达头部。方中茯苓、薏苡仁、陈皮等强力祛湿,犹如清理河道淤泥,使养分顺利输达发根。

抗氧化与微循环:现代科学的印证

桑葚中含有丰富的花青素、女贞子中的有效成分齐墩果酸、薏苡仁中的酯类成分等均被证实具有抗氧化、改善微循环的作用,可减少毛囊氧化损伤,延长毛发生长期。墨旱莲中的鞣质和黄酮类物质亦被证明能促进头皮血液循环。

四、注意事项

湿热壅盛(舌苔黄厚、口苦便秘)、脾胃极度虚弱易腹泻者,需配伍调整或避免服用;孕妇及糖尿病患者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

五、服用方法

每日早晚各1勺(约10克),温水化服或含服。疗程建议3个月以上,膏方最好存储于2~8℃环境中,禁止沾水。  

头发是身体发出的一封“健康信笺”,固本乌发膏的智慧,在于它不单为秀发染色,而是从脾、肾、肝三脏入手,重启人体自身的精血化生系统。当内在的土壤变得肥沃湿润,作为生命之树的头发,自然能重焕乌润浓密的生机。正如《黄帝内经》所言:“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真正的美发之道,终究是回归本元的健康。当然,本膏方并不适宜所有人群,我们需要就医辨证,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式。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8-06
来源:山东省康复医...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6-27
来源:广东省惠州市...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