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飞燕  单位: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发布时间:2025-08-15
6662

炎炎夏日,亦或是突如其来的发烧时刻,我们总希望能迅速找到那把“凉爽的钥匙”,打开通往舒适世界的大门。这时候“物理降温”这个词就像夏日里的一缕清风,让人心生向往。但别急,降温也是个技术活,不是随便拿块冰敷敷就完事儿的。

什么是物理降温

物理降温,顾名思义,就是通过物理方法,比如使用冰袋、湿毛巾、酒精擦浴等,来降低人体温度的一种方式。它不像吃退烧药那样通过化学反应来降温,而是直接利用物质的物理性质,比如水的蒸发吸热、冰的融化吸热等,来达到降温的目的。

什么状况下需要物理降温

发烧时的辅助手段:当体温不是特别高,比如38.5℃以下,或者孩子太小不适合吃退烧药时,物理降温就是个不错的选择。它能帮助身体散热,缓解不适感。

中暑急救:中暑时,身体温度急剧升高,这时候迅速进行物理降温,比如用湿毛巾擦拭身体,可以帮助快速降低体温,防止病情恶化。

运动后恢复:剧烈运动后,身体温度会升高,适当的物理降温,如用冷水漱口、冷敷额头,可以帮助身体快速恢复。

物理降温的原理其实挺简单的,就是利用了物理学上的“热传递”原理。咱们知道,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向温度低的地方,直到两者温度相等。物理降温就是利用这一点,通过外部的低温物体(比如冰袋)或者通过加快身体表面的水分蒸发(比如湿毛巾敷额头),来带走身体的热量,从而达到降温的效果。

物理降温的正确方法

冰袋降温法:准备一个密封良好的冰袋,或者自己用保鲜袋装一些冰块,再用毛巾包裹起来,避免直接接触皮肤造成冻伤。将冰袋放在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经过的地方,这些地方血流丰富,散热效果好。每次放置时间不宜过长,一般10-15分钟换一次位置,以免长时间冷敷导致局部血液循环不畅。

湿毛巾敷额法:用温水浸湿毛巾,拧干至不滴水状态。敷在额头上,或者擦拭颈部、手臂等容易出汗的地方。毛巾变热了就及时更换,保持凉爽。

酒精擦浴法:用75%的酒精,加27℃—30℃等量温水,用毛巾从颈部开始擦拭,从上往下擦,到腋窝、腹股沟处。注:不宜擦心前区、腹部、足心部、后颈部。且婴幼儿及荨麻疹患者不可用此法。

通风散热法: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开窗通风或使用电风扇(避免直吹)来加速空气流动。穿着轻薄、透气的衣物,不要捂得太厚。

同时补充水分是关键的辅助措施,当发热时,人体通过出汗、呼吸加速水分流失,脱水会加重发热,少量多次饮用温水、淡盐水或口服补液盐,避免含糖饮料(如可乐),以免加重脱水。

物理降温的注意事项

物理降温时,不是温度越低越好。过冷的刺激可能会导致皮肤血管收缩,反而影响散热效果。冰袋等冷敷物要用毛巾包裹,避免直接接触皮肤。

适时适量:物理降温只是辅助治疗手段,不能过度依赖。如果体温持续不退或升高,应及时就医,查找病因并遵医嘱治疗。

特殊人群慎用:婴儿、老人、皮肤敏感者、有出血倾向或皮肤破损者等特殊人群,在使用物理降温时要特别小心,最好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酒精擦浴需谨慎:酒精擦浴虽然降温效果快,但并非人人适用。对酒精过敏者、婴幼儿、皮肤有破损或炎症者、以及正在使用头孢类药物等患者,应避免使用酒精擦浴。在进行物理降温的同时,要密切监测体温变化,以便及时调整降温措施或就医治疗。

物理降温仅是辅助手段,若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体温持续≥39℃,且物理降温无效;发热超过3天,无缓解迹象;伴随意识模糊、抽搐、皮疹、呼吸困难等严重症状;婴幼儿(<3个月)发热,需立即就医。

温馨提示:降温虽好,可不要贪凉哦。物理降温是为了让身体舒服点,可不是让你变成“冰棍”的。所以,在进行物理降温时,一定要适度、适量,还要记得及时观察身体的反应。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山东省康复医...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