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桂林  单位:攀枝花学院附属医院/攀枝花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肾病科  发布时间:2025-10-15
242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我国约有20%-40%的糖尿病患者会并发肾病。很多人一听“肾病”就慌了神,觉得离尿毒症不远了。其实,糖尿病肾病的进展是可防可控的,只要抓住关键时机,做好以下4件事,就能有效保护肾脏,避免病情恶化。

把血糖“稳住”,给肾脏减负担

药物治疗别随意停

无论是口服降糖药还是胰岛素,都要按医生的方案使用,不能因为血糖“看起来正常”就擅自停药或减量,否则血糖反弹会更伤肾。近年来出现的SGLT2抑制剂(如达格列净)和GLP-1受体激动剂(如利拉鲁肽),不仅能降糖,还能直接保护肾脏,适合有肾病风险的患者。

饮食控糖有技巧

减少精制碳水化合物(白米饭、白面包、含糖饮料)的摄入,用全谷物(燕麦、糙米、玉米)、杂豆类替代部分主食;多吃低升糖指数(GI)的蔬菜(绿叶菜、黄瓜、番茄)和适量水果(苹果、梨、蓝莓,每天200克以内,在两餐之间吃);烹饪时少加糖、蜂蜜、糖浆等。

规律运动促代谢

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比如快走、慢跑、游泳、骑自行车,每次30分钟,分5天进行。运动时要注意监测血糖,避免低血糖,尤其是使用胰岛素或降糖药的患者。

管好血压,不让肾脏“雪上加霜”

降压治疗,首选“护肾型”药物

医生通常会优先推荐ACEI类(如依那普利)或ARB类(如缬沙坦)降压药,这类药物不仅能降血压,还能减少尿蛋白,延缓肾损伤,是糖尿病肾病患者的“首选药”。如果单药降压效果不好,医生会联合其他类型的降压药(如利尿剂、钙通道阻滞剂),切记不要自行换药或加药。

生活方式辅助降压

限盐是关键:每天盐的摄入量不超过5克(约一啤酒瓶盖),少吃咸菜、腌制品、加工肉(香肠、培根)、罐头等高盐食物,烹饪时用醋、柠檬汁、香草代替部分盐。

控制体重别超重:肥胖会升高血压,建议将体重指数(BMI)控制在18.5-23.9kg/m²之间,男性腰围不超过90厘米,女性不超过85厘米。

调整饮食,给肾脏“减负”

蛋白质:“少而精”

过多的蛋白质会增加肾脏负担,建议根据肾功能情况调整摄入量:早期肾病(尿蛋白阳性但肾功能正常)每天每公斤体重0.8-1.0克蛋白质;肾功能不全(肌酐升高)每天每公斤体重0.6-0.8克蛋白质。优先选择优质蛋白,如鸡蛋、牛奶、鱼肉、鸡胸肉、瘦牛肉等,少吃植物蛋白(如豆制品、坚果),但豆腐、豆浆等可以少量食用。

钾和磷:“高了要限制”

肾功能下降时,钾和磷无法及时排出,会在体内蓄积,导致高钾血症(引发心律失常)、高磷血症(导致骨质疏松)。限钾:少吃高钾食物,如香蕉、橙子、土豆、红薯、菠菜、蘑菇、木耳、海带等;蔬菜可以先焯水再烹饪,能去掉一部分钾。限磷:少吃高磷食物,如动物内脏、海鲜(沙丁鱼、凤尾鱼)、坚果、全谷物、加工食品(含磷添加剂)等;选择低磷奶粉,烹饪时用新鲜食材,少用调料包。

定期监测,早发现早干预

必做的监测项目

尿常规:每年至少查2次,看是否有蛋白尿(尿蛋白“+”号越多,说明肾损伤越严重)。

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这是早期发现肾病最敏感的指标,建议每3-6个月查一次,正常值小于30mg/g,达到或超过30mg/g则提示早期肾病。

血肌酐和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每年查1-2次,反映肾功能的整体情况,eGFR低于60ml/min/1.73m²提示肾功能不全。

血压、血糖、血脂:每月至少测1-2次血压和血糖,每3-6个月查一次糖化血红蛋白和血脂(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应控制在2.6mmol/L以下,有肾病的患者控制在1.8mmol/L以下)。

出现这些信号,及时就医

如果出现尿中泡沫增多(像啤酒沫一样,长时间不消散)、眼睑或下肢水肿、乏力、食欲减退、皮肤瘙痒、尿量明显减少等症状,要立即去医院肾内科就诊,排查肾病进展情况。

小结

总之,糖尿病肾病并不可怕,它的进展速度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只要坚持做好“控血糖、管血压、调饮食、定期监测”这4件事,就能让肾脏保持“年轻态”,远离尿毒症的威胁。记住,护肾是一场持久战,越早开始,效果越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8-06
来源:山东省康复医...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6-27
来源:广东省惠州市...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