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杜宇  单位:乐山市中医医院  发布时间:2025-08-05
948

血液被称为人体健康的 “晴雨表”,其中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的形态变化,往往隐藏着疾病的秘密。检验科通过血液形态学检查,借助显微镜捕捉这些微观世界的变化,能为多种疾病的诊断提供关键线索。

一、血液形态学检查:微观世界的 “侦察兵”

1. 检查的基本步骤

检查时先采集外周血制作血涂片,经瑞氏-吉姆萨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染色处理能让细胞的各种结构清晰显色,便于检验人员分辨。检验人员会逐视野仔细查看细胞的形态、大小、内部结构和分布情况,不放过任何细微的异常。这个过程十分考验专业能力,因为哪怕一点微小的变化,都可能是疾病发出的早期信号。

2. 与其他检查的不同

血液形态学检查与血常规等其他血液检查有着明显区别。血常规检查侧重检测血细胞的数量和基础参数,为临床提供初步的血液学信息;而血液形态学检查则专注于细胞形态的异常变化,能够发现异形红细胞、幼稚白细胞等自动化仪器难以识别的情况,让诊断更加精准。

3. 适用的情况

当患者出现不明原因的贫血、发热、出血等症状,或者血常规检查结果异常时,血液形态学检查能帮助医生找到诊断方向。在白血病、疟疾、遗传性血液病等疾病的诊断中,它更是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红细胞的异常信号:贫血及相关疾病

1. 大小和形态的变化

正常的红细胞呈双凹圆盘状,直径在7-8μm左右。当红细胞体积变小,且中心淡染区扩大时,可能是缺铁性贫血的表现;当红细胞体积增大时,则可能与巨幼细胞性贫血有关。如果红细胞出现球形、椭圆形等异常形态,可能提示地中海贫血等遗传性血液疾病。

2. 内部结构的异常

红细胞内部的结构异常也能提供重要的诊断线索。比如红细胞里出现的豪-焦小体,常见于溶血性贫血;而卡波环的出现,可能与严重贫血、白血病等疾病相关,这些细微的结构变化就像疾病的 “提示牌”。

3. 分布的异常

红细胞的分布异常同样值得关注。当红细胞呈缗钱状排列时,可能是多发性骨髓瘤的信号,这是因为血液中异常蛋白增多,导致红细胞相互聚集;而红细胞出现凝集现象,则可能与免疫相关疾病有关。

三、白细胞的异常信号:感染与肿瘤的线索

1. 中性粒细胞的变化

细菌感染时,中性粒细胞会出现核左移现象,即未成熟细胞的数量增多,胞质中还可能出现中毒颗粒。如果中性粒细胞出现巨多分叶核,提示可能存在巨幼细胞性贫血;而发现大量幼稚细胞时,则要警惕白血病的可能。

2. 淋巴细胞的改变

病毒感染可能使异型淋巴细胞增多,比如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中就较为常见。在淋巴细胞白血病中,会出现大量形态异常的淋巴细胞,与正常细胞存在明显差异。

3. 其他白细胞的提示

嗜酸性粒细胞异常可能与过敏、寄生虫感染有关;嗜碱性粒细胞增多可能是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信号;当单核细胞出现幼稚化表现时,要小心单核细胞白血病的可能。

四、血小板的异常信号:出血性疾病的预警

1. 大小和形态的异常

正常血小板直径在 2-4μm,呈不规则形。当血小板体积明显增大时,可能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疾病相关;而血小板体积过小时,可能与再生障碍性贫血等有关。如果血液中出现大量巨大血小板或畸形血小板,则可能提示存在遗传性血小板疾病。

2. 分布和聚集的问题

正常情况下,血小板在血涂片中呈散在分布或成小簇状。当血小板聚集不良时,可能是遗传性出血疾病的表现;而血小板过度聚集,则可能与心梗、脑梗等血栓性疾病相关。

五、检查时的注意事项

血液形态学检查结果会受到检验人员的经验、血涂片制作质量等多种因素影响,因此需要结合临床情况进行综合判断。患者在检查前不要进行剧烈运动,以免影响血细胞形态;如果检查结果异常,要及时进行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

结语

血液形态学检查就像检验科的 “显微镜侦探”,能从血细胞的形态变化中发现疾病信号。了解它的作用,能帮助我们更好地配合诊疗,及时发现健康问题。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血液形态学检查会在疾病诊疗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守护我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8-06
来源:山东省康复医...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6-27
来源:广东省惠州市...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