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白光艳  单位:剑阁县元山镇中心卫生院  发布时间:2025-08-19
249

引流管作为医疗治疗的一种辅助手段,广泛应用于各种临床情境中。引流管的观察与护理工作,直接影响病人的治疗效果。下面为大家科普引流管护理知识,以确保引流管的安全有效使用。

观察要点

引流液颜色观察:随着伤口的不断愈合,引流液颜色也会不断发生变化,还可能从暗红色转为淡红色。因此在引流管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要仔细观察引流液的颜色和浑浊程度,并且观察引流液中是否存在有异物或者血块等。如果发现有引流液异常情况,表明可能出现了伤口感染或者患有其他并发症,要及时通知主治医师进行治疗。常见的引流液颜色异常情况为颜色突然变成鲜红色,滴速也出现了明显加快的情况;颜色从原本的澄清变得浑浊等。

引流量观察:护理人员要定期观察记录引流管的引流量,判断液体排出情况是否正常。在引流量观察中,需要每天在固定时间点确定引流量,在读取引流袋内的引流液时,要先反折导管并打开夹子,确保引流通畅,随后挤压球体来排尽液体,迅速关闭夹子,防止有液体滴落的情况。在推动排液阀门之后,确保引流液能缓慢倒入量杯中,然后关闭排液阀门,仔细读取量杯上的数值,并进行数值的详细记录。如果出现引流量过多或者过少情况时,表明引流管未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下,要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引流性状观察:护理人员还需注意引流性状的观察,密切监测引流管插入部位是否存在红肿、渗液等异常症状。在发现有异常情况时,则需在第一时间内告知医护人员,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护理要点

保障操作规范性:在引流管护理中要严格遵循无菌操作的具体要求,在接触引流管之前做好手卫生与消毒工作。如果伤口需要更换敷料还要戴上无菌手套。对伤口消毒过程中要将引流管位置作为中心,随后朝着外围采取螺旋擦拭的方式,消毒范围要保持在5cm以上。设置引流袋时要注意位置的合理性,一般需要低于引流位置一定距离,避免因为逆流问题出现的伤口感染情况。对引流液进行倾倒处理时,要先关闭引流管再进行,完成后还需对接口进行消毒处理。如果发现有敷料渗透或者污染情况时,为了避免出现更严重的伤口感染,还要及时进行敷料的更换。按照医嘱,需要每隔24~48h更换一次引流瓶或者引流袋,但也要避免出现频繁操作情况,减少对伤口造成的刺激。

妥善固定引流管:引流管的固定直接关系到引流效果,因此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固定方法。在实际固定中可以选择双重固定法,通过医用胶带或者缝线在皮肤部位固定引流管,还要再应用固定带与别针等进行外部固定,避免患者在翻身或者行动过程中出现引流管滑脱情况,在需要活动时还需要应用固定网套或者弹性绷带做好引流管保护。除了引流管的固定外,还需要采取防牵拉与防折叠措施,让患者注意翻身以及起身环节,避免出现引流管的受压问题。

预防感染:在引流管处理时务必要保持伤口敷料的清洁与干燥,不得出现水分渗透的情况。日常要仔细观察伤口周围是否存在红肿或者胀痛等异常情况,在发现伤口渗液或者红肿情况时要及时就医治疗。虽然早期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当运动,但也需要避免剧烈运动,降低引流管移位的发生概率。每日要用温水仔细擦洗皮肤,降低汗液或者排泄物对引流管造成的污染。

保持引流通畅:引流管护理要采取定期挤压的方式,每隔2~4h要沿着引流袋或者引流瓶的方向进行挤压,避免出现被血块与分泌物堵塞的情况。对部分应用负压引流装置的患者则需做好负压管理工作,将装置参数维持在指定的参数范围内,并且要在压力不足的情况下及时调整参数,保障负压引流效果。

正确的引流管观察与护理,是保障引流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的重要措施。因此,我们要定期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以及性状,并且要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确保在异常情况发生后及时采取护理干预,提高引流管治疗的安全性,帮助患者尽早恢复健康。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8-06
来源:山东省康复医...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6-27
来源:广东省惠州市...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