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末带孩子去公园玩,孩子脸色突然涨红起来,大口喘着粗气,喉咙里还发出“嘶嘶”声;加班到凌晨,突然感觉胸口像是被一只手紧紧攥住,呼吸越来越困难……这些场景都是哮喘发作时的样子。每年因为哮喘急性发作而需要急诊就医、住院的情况时有发生。当哮喘突然发作,掌握正确的应对方法,用对“救命药”,也许就能在关键时刻守护住生命。
哮喘发作时的黄金5分钟
哮喘发作的时候,身体会发出“警报”,呼吸急促,胸口发闷,咳嗽不停,严重时嘴唇还会发紫。这个时候,我们得赶紧抓住时间的尾巴,在5分钟这个黄金时间内做对的事情。
1.立即脱离诱发环境
花粉、尘螨、冷空气、刺激性气味,甚至剧烈运动都可能是哮喘发作的“引子”。春天公园里盛开的鲜花很美,但对花粉过敏的哮喘患者来说,却可能是过敏的“引子”,一旦出现症状,要赶紧远离过敏原。如果是在户外,花粉季发作时,赶紧躲进屋子里,关上窗户,不让花粉进来。如果是被宠物毛发引发,赶紧离开宠物,别继续接触。
2.保持正确姿势
发作时千万不要平躺!平躺时腹部脏器会压迫肺部,加重呼吸困难。要立刻坐下或者半卧位,身体微微前倾,解开领口、腰带之类的束缚衣物。这样胸廓可以充分扩张,给呼吸创造更好的条件,有人做过研究显示,坐位的时候肺部通气量可以增长20%~30%,对于改善呼吸困难很有好处。
3.冷静呼吸
越是紧张,呼吸就越急促,过度换气反而会让症状更重。这时可以试试“缩唇呼吸法”,闭上嘴巴,用鼻子吸气2秒,感觉空气慢慢填满肺里。接着,撅起嘴唇,像吹口哨那样,慢慢呼气4秒,把肺里的气慢慢吐出来。这样有节奏的呼吸,能降低呼吸次数,减小身体的耗氧量,帮我们平稳度过发作期。
救命药:沙丁胺醇气雾剂误用或致救治延误
沙丁胺醇气雾剂是哮喘病人身上最常带的“救命神器”。但调查显示,它的使用方法错误率竟然达到60%,错误使用不但不能治病,反而耽误救治时机。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学习正确的使用步骤。
1.使用前准备
拿到气雾剂之后,先像摇饮料瓶那样,上下摇晃10~15秒,让药在罐里混匀。然后把喷嘴盖拿掉,用干净的纸巾擦一下喷口,别让灰尘或者脏东西堵住,影响喷药。
2.规范吸入动作
呼气排空:缓慢呼出肺部残留气体,如同气球逐渐放气。
含住喷嘴:将气雾剂喷嘴置于口中,唇部紧密包裹,勿用力咬合,以免影响药液喷射。
按压吸气:在按压药罐的时候,再深深地吸一口气,这样药物就会随着气流直接到达气道,就像用吸管把饮料吸进嘴里那样。
屏气等待:吸入药物后屏息5~10秒,确保药物充分作用于气道,随后缓慢呼气。
3.重复剂量
要是用过一次以后,症状还没减轻,不用慌张,可以在20分钟之后再用1-2喷。不过要留意,1小时之内最多不能超过6喷,如果一直喘息,呼吸困难没有好转,一定要立刻拨打120急救电话,寻求专业帮助。
这些用药误区,千万别踩
1.症状缓解就停药
很多患者使用气雾剂后觉得呼吸顺畅了,就以为哮喘“好了”,便停药了,其实哮喘是慢性炎症性疾病,就算症状消失了,气道里的炎症还在,突然停药就像给炎症“松绑”,很容易让炎症“反扑”,引发更严重的发作。要遵照医嘱用药,即使感觉舒服了,也要继续使用控制类药物,巩固疗效。
2.忽视储雾罐
对于儿童或不太会使用气雾剂的患者来说,储雾罐是个很好的帮手,它就像个“中转站”,减慢了药物喷出的速度,药物就在罐子里“停一停”。我们吸气时就能更好地把药物吸入气管,让药物在气道里的沉积更多一些,而且还能减少药物在口腔和咽喉的残留,降低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所以不要小瞧这个小小的储雾罐,在关键时刻它可是能提高药物疗效的好帮手。
3.不检查剩余剂量
气雾剂没有剂量计数器,很多病人用到最后才发觉药没了,到哮喘发作的时候就慌了手脚。我们每次用完之后,可以在日历上做个记号,大致估算一下还剩多少药;也可以把气雾剂放到水里,如果下沉的速度明显加快,那就表明罐内的药快要用完了,赶紧去买新的气雾剂备着。
哮喘不能治愈,但只要科学防治,完全可以达到“零急性发作”,和正常人一样生活、工作、学习。学会哮喘发作时的急救知识,正确使用“救命药”,不仅是对自己的生命负责,更是对家人的一份责任。当意外来临的时候,多一分正确的应对,就多一分活下来的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