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冯仁碧  单位:大竹县中医院 康复科  发布时间:2025-07-29
2979

超声引导下的穿刺技术,凭借精准、微创、无辐射等优势,已成为现代医学中诊断与治疗的重要手段。从甲状腺结节活检到肺部肿瘤穿刺,这项技术为无数患者带来了希望。然而,许多患者在完成穿刺后急于离开,却忽视了术后护理的关键细节,导致并发症风险增加。本文将揭示术后护理的四大禁忌,助您安全度过恢复期。

一、禁忌一:过早活动——出血与损伤的“隐形杀手”

超声引导下穿刺虽创伤小,但并非“无创”。针尖穿过组织时,可能损伤血管、神经或内脏器官。术后立即起身活动,可能引发两大危机:

1. 急性出血

甲状腺、肝脏等器官血供丰富,穿刺后局部血管可能处于开放状态。若患者过早活动,重力作用或肌肉收缩可能撕裂伤口,导致血液渗入组织间隙。例如,肝穿刺后需严格卧床4-6小时,凝血功能异常者甚至需延长至8小时,否则可能引发腹腔内出血,危及生命。

2. 迟发性并发症

肺部穿刺后,气胸或血胸可能延迟至2小时后发作。曾有患者术后1小时自行离院,途中突发呼吸困难,返院后确诊为迟发性气胸,需紧急胸腔闭式引流治疗。

科学依据:穿刺后组织修复需经历凝血-炎症-增殖-重塑四个阶段,前6小时为凝血关键期。过早活动会破坏血凝块,延长愈合时间。

护理建议:术后严格遵循医嘱卧床休息,浅表器官如甲状腺穿刺后按压穿刺局部至少30分钟,至少平卧2小时,肝穿刺后4-6小时,肺穿刺后2-4小时。期间避免剧烈咳嗽、打喷嚏或突然转头。

二、禁忌二:忽视疼痛管理——小痛可能是大患的信号

术后疼痛常被低估,实则可能是并发症的“预警信号”:

1. 胸膜刺激痛

肺穿刺后,针尖可能刺激胸膜引发锐痛,若疼痛持续加重或放射至肩背部,可能提示血胸或气胸。

2. 腹部压痛

肝穿刺后若出现右上腹压痛伴发热,需警惕胆汁漏或腹膜炎;肾穿刺后腰部胀痛伴血尿,可能提示肾周血肿。

案例警示:一位患者行甲状腺穿刺后,因未重视颈部胀痛,次日出现呼吸困难,检查发现穿刺道血肿压迫气管,紧急手术减压后转危为安。

护理建议:术后24小时内使用疼痛评分卡(0-10分),若评分≥4分,需按医嘱服用非甾体抗炎药。避免用力、剧烈咳嗽。咳嗽前可深吸气后缓慢呼出。若疼痛性质改变或伴随发热、头晕等症状,需立即就医。

三、禁忌三:伤口护理不当——感染从“针眼”侵入

穿刺点虽小,但若护理失当,可能成为细菌入侵的门户:

1. 沾水风险

皮肤穿刺道需24小时形成完整屏障。研究显示,术后6小时内洗澡者感染率是24小时后洗澡者的3倍。

2. 敷料污染

甲状腺穿刺后,若未及时更换渗血敷料,可能引发局部蜂窝织炎;肺穿刺后敷料潮湿,可能增加肺炎风险。

护理建议:穿刺点术后24小时内避免沾水,可用防水敷贴保护伤口。每日观察穿刺点:正常愈合表现为轻微红肿,若出现脓性分泌物、异味或周围皮肤发红、发热,需立即就医。敷料潮湿或污染时,及时更换。

四、禁忌四:饮食与用药“踩雷”——影响恢复的隐形因素

(一)饮食禁忌

刺激性食物:辛辣、酒精可能扩张血管,增加出血风险。肝穿刺后需禁酒1周;肺穿刺后避免食用过硬食物,防止咳嗽引发伤口疼痛。

粗纤维食物:腹腔穿刺后食用芹菜、韭菜等,可能摩擦肠道伤口,引发腹痛或出血。

高糖食物:糖尿病患者术后需控制血糖,高糖饮食可能抑制白细胞功能,增加感染风险。

(二)药物风险

抗凝药:服用阿司匹林、华法林者,需在术前3-5天停药,术后根据凝血功能调整用药。未停药者穿刺后出血率是停药组的4倍。

止痛药:避免自行服用含阿司匹林的复方制剂,以防掩盖出血症状;优先选择对乙酰氨基酚。

中药补品:人参、丹参等活血中药可能增加出血风险,术后1周内避免使用。

五、特殊人群的护理要点

糖尿病患者:术后加强血糖监测,将空腹血糖控制在7.8mmol/L以下。

孕妇:甲状腺穿刺后密切观察甲状腺功能;肺穿刺后减少活动,防止胎膜早破。

儿童:用卡通贴纸标记伤口,减少触摸行为;通过讲故事分散注意力,缓解焦虑。

超声引导下穿刺是“微创”而非“无创”,术后护理的每一个细节都关乎康复质量。从卧床时间的精准把控,到疼痛管理的科学应对,再到伤口护理的严格规范,只有遵循医学规律,才能将风险降至最低。术后多一份耐心,康复就多一份保障!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
2025-08-08
来源:佛山复星禅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