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跃玲  单位:什邡第二医院  发布时间:2025-08-05
1157

盐,是我们厨房里必不可少的调味品,也是身体必需的元素。它帮助维持身体水分平衡、神经信号传递和肌肉活动。但就像许多好东西一样,吃多了就是负担。

盐吃多了,危害真不小

血压“蹭蹭涨”:这是最广为人知的危害。盐里的钠会让身体留住更多水分,增加血液总量,给血管壁施加更大压力,导致高血压。高血压是中风、心脏病的主要推手。

伤肾又伤骨:身体里95%的盐要靠肾来处理。盐吃太多,肾脏负担重,长此以往容易出问题。盐吃多了还会让身体排出更多钙,增加骨质疏松的风险。

胃癌风险增:高浓度的盐会刺激损伤胃黏膜,是胃癌的一个饮食危险因素。

其他影响:还可能影响大脑认知功能、加重哮喘等。

该吃多少盐?

中国人普遍盐吃得太多。调查显示,成年人平均每天吃盐约11克,北方地区甚至高达16-18克。这远远超出了身体需要和健康建议量。

科学标准是多少?世界卫生组织(WHO)和《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一致推荐:健康成年人每天吃盐不超过5克。5克盐有多少?很简单,就是一个标准啤酒瓶盖装平的量。

特殊人群更要严控:高血压、糖尿病、肾病患者,建议控制在每天3克以下,严重肾病需遵医嘱更低(可能低于2克)。

为什么是5克?科学研究发现,人体基本生理需求其实只需要大约3.8克盐就够了。5克盐是既能满足基本需求,又能有效预防高血压等慢性病的“安全线”。

控盐好处多

研究证明,每天少吃1克盐,到2030年就可能避免约900万例心血管事件(如中风、心梗)。减盐是保护心脑血管、延长健康寿命最简单有效的方法之一。

控盐有妙招

很多人觉得自己做饭少放盐就够了,殊不知很多盐藏在你看不见的地方。

这就是“隐形盐”——调味品大户:酱油、蚝油、豆瓣酱、鸡精、味精、腐乳、各种酱料(沙拉酱、番茄酱等)。(注意,10毫升酱油≈1.5克盐);加工食品:咸菜、腊肉、香肠、火腿、咸鸭蛋(半个≈1克盐)、话梅(2颗≈1克盐)、方便面(1份可能超过4克盐)、挂面、面包、饼干、薯片等零食。

小技巧:看食品包装上的“营养成分表”,找到“钠”含量。1克钠 ≈ 2.5克盐,钠含量 ≥ 800毫克/100克的食物,属于高盐食品,尽量少吃或不吃。

实用控盐技巧

“量化”是基础:家里备个限盐勺(2克/勺),记住,每人每天最多2.5勺;晚放盐,更省盐:菜快出锅时再放盐,咸味更明显,用盐量就能减少;巧用“替代品”,增味又健康:

酸味提鲜使用醋、柠檬汁、番茄,天然鲜味考虑香菇、海带、虾皮、葱、姜、蒜,香辛料增香使用花椒、八角、桂皮、辣椒、胡椒粉、香菜、芹菜。

少吃加工食品和外卖:多在家做饭,选用新鲜食材。

坚持清淡饮食2-4周,你的味蕾会逐渐适应低盐口味,对高盐食物反而会觉得太咸。

认识“低钠盐”

低钠盐(也叫钾盐)是一种健康新选择。它用部分氯化钾替代了部分氯化钠(氯化钾占20%-30%)。

好处:既减少了钠的摄入,又增加了钾的摄入(钾有助于降低血压),形成“双重保护”。研究证明,用它替代普通盐,能有效帮助控制血压。

适合谁?绝大多数健康人群,尤其是高血压、心血管疾病高风险人群。世界卫生组织也推荐用它代替普通盐。

结语:小盐勺,大健康

科学控盐,不是剥夺美味,而是追求健康与美味的平衡。从今天开始:记住“5克盐”(啤酒瓶盖量);警惕“隐形盐”(调味品、加工食品);善用“限盐勺”和“替代法”(酸、鲜、香料);了解“低钠盐”新选择(肾不好者慎用)。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8-06
来源:山东省康复医...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6-27
来源:广东省惠州市...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