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韦丽香  单位:柳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柳州市眼科医院)  发布时间:2025-06-10
540

在医疗诊断手段日益丰富的今天,CT 检查凭借其清晰的成像效果,成为了医生诊断疾病的重要帮手。无论是头部、胸部,还是腹部的疾病排查,CT 都能大显身手。然而,很多人在做完增强 CT 检查后,都会被叮嘱 “多喝水”,据说这样能加快 “药水” 排出。这个 “药水” 究竟是什么?多喝水真的能加速它排出体外吗?接下来,就让我们深入探究一番。

CT 检查中的 “药水” 是什么CT 检查分为普通 CT 和增强 CT。普通 CT 检查无需注射额外物质,而增强 CT 则需要向体内注射一种特殊的 “药水”,医学上称之为造影剂。造影剂的主要成分是含碘化合物,它就像给身体内部器官和组织 “打高光” 的神奇材料。在进行 CT 检查时,普通 CT 只能显示人体组织大致的形态和密度差异,但对于一些密度相近的组织,或者病变部位与正常组织界限不明显的情况,诊断就会变得困难。而造影剂注入人体后,会随着血液循环分布到各个器官和组织,由于碘原子具有较高的原子序数,能够显著改变所在部位的 X 线吸收特性,让原本在普通 CT 图像上难以区分的结构,变得层次分明,帮助医生更清晰地观察血管走向、肿瘤的大小和位置、鉴别病灶是良性还是恶性以及病变组织与周围正常组织的关系等,从而提高疾病诊断的准确性。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造影剂主要分为离子型造影剂和非离子型造影剂。离子型造影剂具有较高的渗透压,可能会引发一些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皮疹等;非离子型造影剂则相对更加安全,副作用较小,现在应用更为广泛。但无论是哪种造影剂,它们在完成 “工作” 后,都需要被排出体外。

造影剂是如何排出体外的造影剂进入人体后,主要通过肾脏进行排泄。当造影剂随着血液流经肾脏时,肾脏中的肾小球会像一个精密的过滤器,将血液中的造影剂和其他小分子物质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接着,原尿在流经肾小管的过程中,大部分水分和有用的物质会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造影剂则会随着剩余的液体,最终形成尿液排出体外。一般来说,大部分造影剂在注射后的24小时内,就能通过尿液排出80%-90%,在48-72小时内基本可以完全排出。

多喝水真的能加快 “药水” 排出吗?从理论和实际生理过程来看,多喝水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加快造影剂的排出。当我们大量饮水后,体内的水分增多,血液被稀释,肾脏的血流量也会相应增加。为了维持体内的水分平衡,肾脏会加速工作,肾小球的滤过率提高,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相对减弱,从而产生更多的尿液。尿液量增多,就意味着造影剂能够更快地随着尿液排出体外。

不过,这里所说的 “加快” 是相对的。即使不刻意多喝水,正常情况下,肾脏也能够按照自身的生理节奏,将造影剂逐步排出。而且,喝水也并非越多越好。短时间内大量饮水,可能会加重胃肠道的负担,导致腹胀、恶心等不适症状。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如心功能不全、肾功能严重受损的患者来说,过量饮水还可能诱发心力衰竭、水肿等严重问题。因为心功能不全患者的心脏泵血能力下降,过多的水分会增加心脏的负担;而肾功能严重受损的患者,肾脏的排水、排毒能力减弱,无法及时处理大量的水分和造影剂,容易造成体内水钠潴留和毒素堆积。

所以,对于大多数身体健康的人而言,做完 CT 增强检查后,可以适当增加饮水量,一般建议在检查后的24小时内,额外多喝1000-1500毫升的水,分多次饮用,不要一次性大量饮水。这样既能帮助造影剂更快排出,又不会给身体带来额外负担。而对于上述特殊人群,是否需要多喝水以及具体的饮水量,则需要听从医生的专业建议,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身体状况,制定个性化的方案。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8-06
来源:山东省康复医...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6-27
来源:广东省惠州市...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