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延苓  单位:临朐县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25-06-10
611

近些年来,我国越来越重视劳动者职业健康。习近平等国家领导人多次对职业健康工作做出重要指示。“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实施职业健康保护行动,强化政府监管职责,督促用人单位落实主体责任,提升职业健康工作水平,有效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危害,切实保障劳动者职业健康权益,对维护全体劳动者身体健康、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至关重要。2025年《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将提出“关爱劳动者心理健康”的主题。

一、什么是职业病危害因素?

职业病危害因素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可能对劳动者健康产生危害的各种因素。

二、职业病危害因素分为哪几类?

根据我国《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国卫疾控发〔2015〕92号),职业病危害因素共分为6大类,总计459种。具体分类及数量如下:

1、粉尘类:分为无机粉尘、有机粉尘、混合粉尘三大类。共52种,无机粉尘主要导致尘肺病;有机粉尘主要引起过敏性肺部疾病。

2、化学因素:共375种,易引发中毒性疾病。

3、物理因素:共15种,可能造成听力损伤、皮肤病等。

4、放射性因素:共8种,可导致放射性疾病。

5、生物因素:共6种,常见于医疗卫生及特定行业。

6、其他因素:共3种,如金属烟、井下不良作业条件等。

三、什么是职业病?有哪些特点?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四、法定职业病分类有哪些?

根据我国现行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法定职业病分为10大类,共132种:

2024年12月11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中华全国总工会四部门联合发布了新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自2025年8月1日起施行。新的分类目录法定职业病分为12大类135种。

五、什么是职业健康检查?

职业健康检查是通过医学手段和方法针对劳动者所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可能产生的健康影响和健康损害进行临床医学检查,了解受检者健康状况,早期发现职业病、职业禁忌证和可能的其他疾病和健康损害的医疗行为。职业健康检查包括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

六、常见职业病危害因素防护措施有哪些?

1、粉尘防护:

存在粉尘危害的用人单位在粉尘防控方面,应采取“革、水、密、风、护、管、教、查”的综合防降尘“八字方针”。

2、化学因素防护措施:

(1)选用无毒或低毒的原料、工艺替代有毒有害物质。

(2)加强通风,降低有害物质浓度。

(3)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如防毒面具、防护服等。

3、物理因素防护措施:

(1)控制噪声源,如采用隔音、吸音材料。

(2)降低振动强度,如使用减振工具。

(3)调整作业环境,如合理布局、改善照明等。

总之,职业健康关乎广大劳动者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了解职业病危害因素,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有助于预防职业危害及职业病的发生,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让我们共同努力,共创健康、安全的工作环境!

陈延苓简介:

陈延苓,女,本科学历。临朐县人民医院职业健康检查主检医师。三级健康管理师。

从事内科临床工作29年,积累了丰富临床经验。2019年开始先后考取山东省职业性化学中毒、物理因素职业病、皮肤及其他职业病、尘肺病诊断医师资格证以及山东省职业健康检查主检医师合格证。擅长职业健康检查,对职业性噪声聋、职业性化学中毒等有深入研究。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8-06
来源:山东省康复医...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6-27
来源:广东省惠州市...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