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3孩子老说肚子痛,很多家长第一反应都是吃坏东西了,可反复查半天,也没找到明确的饮食问题。其实,小孩肚子痛背后可能藏着生理、心理等多方面原因,家长得学会科学分辨,别漏掉关键信号。
1.吃出来的问题
饮食不当或者感染,是导致肚子痛最常见的原因。这类疼痛一般和吃饭时间有关,还会有明显的消化道不舒服的表现。
1.1消化不良
要是孩子吃完饭后半小时到1小时喊肚子痛,疼的地方在肚脐周围,是隐隐的痛或者胀胀的痛,偶尔还会打嗝、反酸,那大概率是消化不良。小孩肠胃蠕动没那么有力,要是一次吃太多,或者吃了不少油炸、生冷的东西,就会让肠胃负担变重。食物在肠道里待太久,发酵产生气体,就会让人觉得胀、觉得痛。这种肚子痛通常不会持续很久,用热水袋敷敷肚子,或者让孩子慢慢走一会儿,就能缓解。
1.2肠道感染
如果肚子痛突然出现,疼得厉害,还跟着拉肚子(大便可能带黏液或者血丝)、呕吐、发烧,那就要警惕肠道感染。轮状病毒、诺如病毒是让小孩肠道感染的常见“坏蛋”,尤其秋冬季节容易流行;另外,吃了被细菌污染的食物,比如变质的牛奶、没煮熟的鸡蛋,也可能引发细菌性肠炎。这种肚子痛多在小肚子部位,孩子可能因为老拉肚子出现脱水症状,比如嘴巴干、尿少、没精神。
1.3便秘
干硬的大便会压迫肠道黏膜,让人一直觉得肚子痛。这种肚子痛的特点是疼的位置不固定,大多在左下腹,孩子可能会说“肚子胀胀的”,而且好几天没拉大便。长期挑食(不爱吃蔬菜、水果)、喝水少、不爱动的孩子,容易有便秘问题。大便在肠道里待太久,水分被吸得太多,就会变成硬邦邦的粪块。这不仅会让人肚子痛,还可能导致肛裂,形成“怕痛不敢拉→便秘更严重→肚子更痛”的恶性循环。
2.情绪引发肚子痛
除身体上的原因,心理因素也是孩子老肚子痛的重要诱因。这种肚子痛叫功能性腹痛,去医院检查,往往查不出身体有什么问题,但孩子确实觉得疼。
2.1压力大、焦虑
当孩子面临刚上学不适应、考试压力大、和小伙伴吵架、家里氛围紧张情况时,可能会用肚子痛来表达心里的焦虑。这种肚子痛多在早上上学前、考试前发作,疼的位置不固定,可能在肚脐周围或者上腹部,孩子还可能跟着恶心、头晕、出冷汗。但去医院检查,血常规、腹部B超等结果都正常,只要让孩子休息休息,或者离开让人有压力的环境,肚子痛就会明显缓解。
2.2想吸引关注
有些孩子平时得到的关注少,就会用肚子痛来吸引家长注意。比如家里有二胎后,老大觉得爸妈的注意力都在弟弟/妹妹身上,就可能老说肚子痛。这时候,家长要是放下手里的事,陪孩子聊聊天、玩玩游戏,孩子的肚子痛很快就会好。这种肚子痛通常没有固定的发作时间和规律,孩子表情可能比较轻松,没有明显的痛苦感,去医院检查也没什么问题。
3.隐藏疾病导致肚子痛
除常见的生理和心理原因,还有一些不太常见但需要及时治疗的疾病,也会让人肚子痛。
3.1阑尾炎
阑尾炎是小孩急腹症里最常见的一种,要是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导致阑尾穿孔,危及生命。小孩阑尾炎的典型症状是转移性腹痛:刚开始可能是肚脐周围疼,过几个小时,疼痛会慢慢转移到右下腹,而且疼得越来越厉害。孩子可能会蜷缩着身体,不让人按右下腹,还会跟着发烧、恶心、呕吐。
3.2食物过敏
要是孩子老喊肚子痛,而且吃了某些特定食物(比如牛奶、鸡蛋、海鲜等)后,疼得更厉害,那可能是食物过敏引起的肠道反应。食物过敏会让肠道黏膜水肿、发炎,导致肚子痛、拉肚子、呕吐,有些孩子还会跟着皮肤痒、起红疹。因为食物过敏引发的肚子痛没有特别明显的特征,容易被当成消化不良或者肠道感染。
4.小结
孩子肚子痛,可能是饮食不当惹的小麻烦,也可能是需要及时治疗的大问题,还可能是情绪焦虑的信号。家长既不用过度紧张,把轻微的消化不良当成严重疾病,也不能掉以轻心,忽略潜在的危险疾病,或者误解孩子的心理需求。只有仔细观察、耐心和孩子沟通,才能找到肚子痛的真正原因,让孩子健康长大。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