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肩周炎也被称为“冻结肩”,这是发生在肩关节囊及其周围韧带、肌腱的慢性特异性炎症,其病程可以分为疼痛期、冻结期及恢复期。“冻结期”患者关节活动会受到严重限制,因此该时期也是对患者影响最大的时期。如果此时期患者硬扛或者盲目治疗,可能引发肩部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多种后果,甚至引发颈椎病等并发症。本文就从中医理论及现代临床实践,详细解析对“冻结期”的三阶段中医联合疗法,为患者提供科学的康复路径。
一、“冻结期”的病理特征及治疗原则
肩周炎“冻结期”一般会持续3~9个月,患者的肩关节囊及其周围软组织有着广泛的粘连,致使肩部外展、上举及后伸等动作完全受限制。中医将此阶段归属“痹证”范畴,其病机为“风寒湿邪痹阻经络,气血瘀滞,经脉失养”,治疗时要遵循“松解粘连、通络止痛及恢复功能”的原则。
二、三阶段中医联合疗法具体解析
1、急性期阶段(1~2周)
此阶段患者的肩部有剧烈疼痛以及肌肉痉挛的症状,中医对此以“祛邪”治疗为主,通过“内服+外治”的联合方案进行治疗。
在中药内服中,对于风寒湿痹型会给予“独活寄生汤”加减,方中的独活、桑寄生能祛风除湿,当归、川芎可以活血通络,再配伍党参、茯苓以补气健脾,从而增强机体的抗邪能力;对于气血瘀滞型会使用“身痛逐瘀汤”,通过秦艽、桃仁、川穹及红花活血化瘀,地龙、牛膝通筋活络,五灵脂及相附行气止痛,以此缓解患者的夜间刺痛。
外治法主要包括针灸、拔罐及推拿。针灸取肩髎、肩髃、肩贞及阿是穴,配合谷(血瘀型)、凤池(风寒型),采取电针或者温针疗法,每周针灸3次,10次为一疗程;拔罐在肩井及天宗穴留罐10分钟,以促进局部血液的循环,并缓解寒湿痹阻;推拿在急性期应使用轻柔手法,通过揉法、滚法松解肩部的肌肉,避免暴力扳法,以防粘连加重。
2、粘连期阶段(2~8周)
此阶段患者的肩关节活动度显著下降,治疗时需侧重“松解粘连”,可以联合采取“手法+功能锻炼”的方案治疗。
在推拿松解中,慢性期的手法可以适当加重,采取“摇肩法”“扳法”以逐步扩大关节的活动范围。比如让患者仰卧,中医再一手托患者肘部,一手握患者腕部,缓慢地做肩关节环转运动,并逐渐增加幅度。与此同时,再配合中药熏蒸(如艾叶、透骨草)或热敷,促进松解效果的提升。
在功能锻炼中,可以选择爬墙运动、钟摆运动或毛巾拉伸等。爬墙运动时患者需面对墙壁站立,用双手沿墙缓慢往上爬升,直至疼痛耐受到极限后停留10秒,每日进行3组,每组10次;钟摆运动则弯腰90度,使患肢自然下垂,再做前后、左右的摆动,幅度缓慢加大,每日进行20分钟;毛巾拉伸时患者用双手背后握毛巾的两端,健侧手往上牵拉,可以感受到患侧肩部的拉伸感,每日进行3组,每组15秒,
3、恢复期阶段(8周后)
患者此阶段的肩部功能已逐渐恢复,但要警惕复发可能,治疗时要以“补益肝肾及强筋健骨”为主。
首先,可以通过中药内服调理。对于肝肾亏虚型,可用“六味地黄丸”或“仙灵骨葆胶囊”,可达到滋补肝肾及强筋健骨的效果;对于气血两虚型,可用“补中益气丸”或“八珍丸”,可以补气养血,改善患者乏力及头晕等症状。
其次,还要做好日常调护。饮食中可以增加核桃、黑豆、羊肉等温补的食材,同时要避免摄入生冷食物;运动可以选择八段锦、太极等柔缓运动,可以促进气血的运行。另外日常要做好肩部保暖,避免受寒,睡眠时也要避免患侧受压。
三、结语
总之,处于“冻结期”的肩周炎并不是没有较好的应对措施,肩周炎患者在“冻结期”千万别硬扛或者盲目用药治疗,通过中医三阶段联合疗法,可以让90%以上的患者尽早实现功能的恢复。而恢复的关键在于要早诊断、早干预及接受科学的治疗,同时要避免过度依赖止痛药。患者如果肩周炎发作,应尽早去正规医院骨科或者中医科就诊,根据医生的指导制定个性化康复方案,才能尽早恢复肩部的自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