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61肩周炎,又称“五十肩”“冻结肩”等,是一种常见的肩部疾病,好发于50岁左右的中老年人。其主要症状为肩部疼痛、活动受限,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若不及时治疗和进行正确的康复训练,很可能导致肩部功能严重受损,留下“残废手”。中医在肩周炎的康复治疗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通过中医康复五步走,可有效促进功能恢复。
中医康复第一步:明确诊断,辨证论治
中医在治疗肩周炎前,首先要通过详细的问诊明确诊断。常见的证型有风寒湿痹型、气滞血瘀型、气血虚弱型和肝肾亏虚型。风寒湿痹型患者肩部疼痛治疗以祛风散寒、利湿通络为主,可选用独活寄生汤加减。气滞血瘀型患者治疗以活血化瘀、理气止痛为主,可选用身痛逐瘀汤加减。气血虚弱型患者治疗以益气养血、通络止痛为主,可选用八珍汤加减。肝肾亏虚型患者治疗以滋补肝肾、通络止痛为主,可选用六味地黄丸合独活寄生汤加减。
中医康复第二步:针灸推拿,疏通经络
针灸和推拿是中医治疗肩周炎的常用方法,具有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止痛消肿、松解粘连等作用。
针灸治疗肩周炎可选取肩部的肩髃、肩贞、肩前、肩井、曲池、外关等穴位,根据辨证结果进行补泻手法操作。风寒湿痹型可加用风池、合谷等穴位,用泻法,以祛风散寒;气滞血瘀型可加用血海、膈俞等穴位,用泻法,以活血化瘀;气血虚弱型可加用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位,用补法,以益气养血;肝肾亏虚型可加用肝俞、肾俞等穴位,用补法,以滋补肝肾。一般每周针灸2~3次,一个疗程为10~15次。
推拿治疗肩周炎可分为松解手法和功能锻炼手法。松解手法包括揉法、滚法、按法、拨法等,以缓解肩部肌肉紧张,减轻疼痛,松解粘连。功能锻炼手法包括摇法、扳法、牵抖法等,以增加肩部关节的活动度。推拿治疗需由专业医生进行操作,每周2~3次,每次30~60分钟。
中医康复第三步:中药内服外用,内外兼治
中药内服是中医治疗肩周炎的重要方法之一。根据辨证论治的结果,选用相应的方剂进行加减。中药具有调整人体脏腑功能、扶正祛邪、疏通经络、止痛消肿等作用,可从根本上改善肩周炎患者的症状。
中药外用也可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常用的中药外用方剂有消痛贴膏、狗皮膏等,将其贴于肩部疼痛部位,可起到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效果。此外,还可采用中药熏蒸、热敷等方法,选用羌活、独活、桂枝、桑枝、海风藤、乳香、没药等药物,加水煎煮后,用蒸汽熏蒸肩部,或用毛巾蘸药液热敷肩部,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松解粘连。
中医康复第四步:功能锻炼,循序渐进
功能锻炼是肩周炎康复治疗的关键环节,对于恢复肩部功能至关重要。在进行功能锻炼时,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逐渐增加锻炼强度和难度。
早期可进行一些简单的肩部活动,如钟摆运动、画圈运动等。患者站立位,弯腰90度,患侧上肢自然下垂,以肩部为中心,做前后、左右方向的摆动,幅度由小到大。画圈运动则是患者站立位,患侧上肢伸直,以肩部为轴,做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的旋转运动,动作要缓慢、均匀。
中医康复第五步:调摄护理,巩固疗效
在肩周炎的康复过程中,调摄护理也不容忽视。患者要注意肩部保暖,避免风寒湿邪的侵袭,可佩戴护肩等保暖用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长时间低头、伏案工作,定时活动肩部。饮食方面,要注意营养均衡,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蛋类、新鲜蔬菜和水果等,以增强体质,促进康复。
此外,患者还要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和康复训练。肩周炎的康复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过程,患者要有耐心和信心,相信通过中医康复五步走的综合治疗方法,一定能够恢复肩部功能,摆脱肩周炎的困扰,避免留下“残废手”。
总之,肩周炎的中医康复治疗是一个系统的过程,通过明确诊断、辨证论治、针灸推拿、中药内服外用、功能锻炼以及调摄护理等五步走的方法,可有效促进肩部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一旦发现肩部不适,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和康复训练,早日摆脱肩周炎的痛苦。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