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亚林  单位:彭山区中医医院  发布时间:2025-10-21
52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遇到腹部疼痛时,会误以为是消化不良、肠胃着凉,选择忍一忍或自行处理。但有一种疼痛绝不能轻视——阑尾炎引发的疼痛。它通常从轻微隐痛开始,若不及时关注,会逐渐发展成剧烈疼痛,甚至可能因阑尾穿孔引发腹膜炎等严重后果。了解阑尾炎不同阶段的疼痛特点,在疼到关键程度时及时就医,才能避免小问题拖成危及健康的大麻烦。

不同程度阑尾炎疼痛及对应状况

1.初期隐痛

阑尾炎初期多表现为隐痛,疼痛位置常不固定,可能先出现在上腹部(靠近肚脐上方)或肚脐周围,痛感轻微且呈间断性,类似腹部着凉或消化不良的不适感,容易被忽视。此时阑尾处于早期炎症状态,阑尾黏膜开始出现充血、水肿,但炎症尚未扩散,阑尾管腔可能仅轻微受阻,没有出现明显化脓或穿孔。这种隐痛可能会持续数小时,之后随着炎症加重,疼痛会逐渐转移并固定到右下腹,且痛感会明显增强,需留意疼痛位置和程度的变化。

2.阵发性胀痛加剧

随着病情发展,阑尾炎的疼痛会从初期隐痛转为阵发性胀痛,且发作频率逐渐增加、痛感明显加剧,疼痛位置也会从之前的上腹部或肚脐周围,逐渐转移并固定在右下腹。此时阑尾炎症已进一步发展,阑尾管腔受阻情况加重,腔内压力升高,阑尾壁的充血、水肿更明显,可能已出现轻度化脓。胀痛的阵发性发作,多与阑尾蠕动、腔内脓液流动刺激管壁有关,若不及时干预,炎症会持续扩散,疼痛还会向持续性剧痛转变,增加阑尾穿孔的风险。

3.持续性剧痛

当阑尾炎发展到持续性剧痛阶段,疼痛强度会大幅升高,呈持续不间断的剧烈痛感,且疼痛范围不再局限于右下腹,可能扩散至整个下腹部甚至全腹,患者常难以忍受,无法正常站立、行走或变换体位,部分人还会伴随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此时阑尾炎症已非常严重,大概率出现化脓、坏疽,甚至阑尾穿孔。若穿孔发生,阑尾内的脓液和细菌会流入腹腔,引发急性腹膜炎,导致全腹疼痛加剧,还可能出现感染性休克等危及生命的后果,必须立即就医治疗,否则会严重威胁健康。

如何判断阑尾炎疼痛程度及应对

1.自我初步判断方法

自我初步判断阑尾炎,可先关注疼痛感受与时间变化:若最初是上腹部或肚脐周围隐痛,数小时后转移并固定到右下腹,且痛感从间断隐痛逐渐转为持续胀痛甚至剧痛,需高度警惕阑尾炎。同时要结合其他伴随症状,若疼痛时伴随恶心、呕吐、食欲下降,或出现发热(体温超过37.5℃)、按压右下腹有明显痛感(按压后松开时疼痛加剧更需注意),基本可判断阑尾炎可能性较大。但需注意,自我判断仅为初步参考,不能替代专业诊断,出现上述情况需及时就医确认。

2.及时就医的重要性

出现疑似阑尾炎疼痛后及时就医,能通过专业诊断明确病情——医生会结合病史询问、体格检查,搭配血常规、腹部超声或CT等检查,精准判断阑尾炎的炎症程度,避免因自我误判延误治疗。早期干预对阑尾炎治疗至关重要:若在炎症早期如仅黏膜充血水肿阶段就医,多可通过规范治疗控制病情,部分轻度患者可保守治疗,即使需手术也因阑尾未化脓穿孔,手术难度低、术后恢复快;若拖延至阑尾化脓、穿孔,不仅需更复杂的手术,还可能引发腹膜炎等并发症,治疗周期延长,对身体损伤也更大,甚至危及生命。

3.就医前的正确处理

就医前首先要保证休息,尽量采取半卧位或平卧位,减少活动,避免因走动、弯腰等动作牵拉腹部,加重疼痛或导致炎症扩散;同时持续观察疼痛变化,记录疼痛位置是否转移、痛感是否加剧,以及是否出现新的症状如发热、呕吐,就医时可清晰告知医生,帮助快速明确病情。需避免两类错误行为:一是不要自行服用止痛药,止痛药会掩盖疼痛程度,干扰医生对病情的判断;二是不要进食、饮水,若后续需手术治疗,空腹状态能降低麻醉风险,减少术中呕吐、误吸的可能性,也避免食物刺激胃肠道,加重不适。

总之,阑尾炎的疼痛变化是病情进展的信号,从初期隐痛到持续剧痛,背后是炎症从轻微到化脓、穿孔的加重过程。切勿因“小疼”忽视或拖延,一旦出现疼痛转移固定、痛感加剧,或伴随发热、呕吐等症状,务必及时就医。早诊断、早治疗,才能避免小问题拖成严重并发症,守护腹部健康。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8-06
来源:山东省康复医...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6-27
来源:广东省惠州市...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