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韩雨伽  单位:成都市郫都区安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2025-06-25
285

急性支气管炎就像一场突如其来的“呼吸道风暴”,让原本通畅的呼吸之路变得荆棘密布。这种常见呼吸系统疾病,每年影响着数以亿计的人群,从襁褓中的婴儿到耄耋老人都可能中招。但只要掌握科学护理方法,就能帮助患者平稳度过病程,重获顺畅呼吸。

认识急性支气管炎

急性支气管炎是支气管黏膜发生的急性炎症,通常由病毒率先发起攻击。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常见病原体,会通过飞沫传播悄然入侵呼吸道。当人体免疫力下降时,这些病毒便在支气管黏膜“安营扎寨”,引发炎症反应。

这场“风暴”的典型症状呈现阶段性演变。初期如同普通感冒,出现鼻塞、流涕、咽痛等“前驱症状”。随后进入“炎症期”,咳嗽逐渐加剧,从干咳发展为带痰咳嗽,痰液可能呈现白色黏液状或黄绿色脓性。部分患者会伴有38℃左右的低热,全身症状如乏力、肌肉酸痛也可能出现。

值得注意的是,特殊人群的症状表现各有特点。婴幼儿可能仅表现为食欲减退、烦躁不安;老年人则容易出现喘息、呼吸困难等“不典型症状”;孕妇患病时需特别关注胎儿供氧情况。当出现“犬吠样咳嗽”“三凹征”等危险信号时,需立即就医。

环境调控

居家环境是护理的“第一战场”。室内湿度需维持在40%-60%的黄金区间,可通过加湿器配合湿度计实现精准调控。但需注意,加湿器要每日换水、每周消毒,避免成为霉菌“培养皿”。空气净化器应选择HEPA滤网机型,可有效过滤PM2.5、花粉等过敏原。

对于有吸烟者的家庭,需设立“绝对禁烟区”。研究显示,被动吸烟会使支气管炎病程延长3-5天,痰液分泌量增加40%。宠物家庭需注意,猫狗皮屑是常见过敏原,建议使用空气净化器配合每周宠物清洁。

外出时,防护措施需升级。雾霾天应佩戴N95口罩,其过滤效率可达95%以上。寒冷季节外出时,可选用“围巾口罩二合一”装备,既保暖又防尘。从室外返回后,建议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可清除90%以上的吸入性过敏原。

症状管理

咳嗽护理需要“刚柔并济”。干咳期可选用右美沙芬等中枢性镇咳药,但需注意,这类药物可能引起嗜睡、便秘等副作用,驾驶人员需谨慎使用。带痰咳嗽时,氨溴索等祛痰药能降低痰液黏稠度,配合“哈气排痰法”效果更佳:深吸气后屏息3秒,用力咳嗽时将痰液咳至咽喉部,再轻柔哈气排出。

发热处理讲究“阶梯降温”。38.5℃以下优先物理降温,可用32-34℃温水擦拭大血管走行处,如颈部、腋窝、腹股沟。冰袋降温时需包裹毛巾,避免直接接触皮肤造成冻伤。超过38.5℃时,对乙酰氨基酚是首选退热药,其退热作用平缓持久,对胃肠道刺激较小。

喘息症状需“双管齐下”。支气管扩张剂如沙丁胺醇可快速缓解支气管痉挛,配合吸入用糖皮质激素能减轻气道炎症。使用雾化器时,建议采用“坐位+深吸气”姿势,使药物更易沉积到下呼吸道。雾化后要立即漱口,避免口腔真菌感染。

营养支持

急性期饮食需遵循“三低一高”原则:低盐(每日<5g)、低脂、低糖、高蛋白。推荐“3+2”饮食模式:每日3两优质蛋白(瘦肉、鱼虾、豆制品),2杯奶制品(牛奶、酸奶)。鸡汤、蔬菜粥等流食既能补充水分,又易消化吸收。

康复期可增加“抗炎食物”摄入。深海鱼类富含的ω-3脂肪酸能减轻气道炎症,三文鱼、沙丁鱼每周可食用2-3次。深色蔬菜如菠菜、甘蓝含有丰富维生素K,有助于修复呼吸道黏膜。水果中的柑橘类、猕猴桃是维生素C的优质来源,可增强免疫力。

特殊人群需个性化调整。儿童患者要注意“隐形盐”摄入,避免加工食品。老年人需防范“肌少症”,每日蛋白质摄入量应达到1.2g/kg体重。孕妇患者可采用“少食多餐”模式,每日5-6餐保证营养供给。

急性支气管炎的护理是一场需要耐心与智慧的“持久战”。从环境调控、症状管理到营养支持,每个环节都蕴含着科学护理的精髓。当患者重新找回顺畅呼吸时,不仅是对护理工作的最好回馈,更是对生命质量的重新定义。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
2025-08-06
来源:普宁华侨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