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邱凤英  单位:都江堰市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25-03-28
4157

心肺复苏术(CPR)是一种用于抢救心脏骤停患者的紧急技术,其核心包括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旨在维持血液循环和氧气供应。进行胸外按压时,救护人员应按压部位定在胸骨中下段,按压深度5~6厘米,频率保持在100~120次/分钟,避免中断;人工呼吸比例为30:2,优先保证高质量按压;AED(自动体外除颤器)可用于电击除颤,有助于提高患者生存率。

胸外按压:手掌交叠,垂直按压

(一)找准位置,双手重叠:在进行胸外按压时,人们首先要找到正确的按压位置,这个位置在患者胸部正中央,也就是两乳头连线的中点,或者说胸骨的中下三分之一处,在找到位置后人们可以将一只手的掌根放在按压点上,再用另一只手叠放其上,双手十指交叉,确保手指不接触胸部,只用掌根施力,这样可以集中力量,提高按压效果,同时减少施救者的疲劳,让按压更持久。

(三)用力向下,垂直按压:在按压时,人们要让手臂伸直,积极利用上半身的重量来施压,而不是只用手臂的力量,人们的按压方向要垂直向下,而不是斜着或左右晃动,每次按压深度要达到5~6厘米(相当于一个成年人大约半个拳头的高度),按压的频率要保持在每分钟100~120次,节奏可以参考“海绵宝宝主题曲”这类快节秦音乐,让按压保持稳定,在按压时施救者的肩膀要与患者的胸部垂直,以确保力量有效传递。

(三)放松回弹,持续按压:每次按压后,人们要让胸部完全回弹,即恢复到原来的位置,确保心脏能够重新充盈血液,回弹不足会影响血液循环,降低急救效果,同时人们应当尽量减少中断,只有在必要时(如进行人工呼吸或AED除颤)才短暂停止按压,按压过程中需要避免用力过猛,以免造成肋骨骨折;但如果真的发生骨折也不要停止施救,因为心脏复苏比肋骨损伤更重要,人们需要持续进行胸外按压,直到患者恢复自主心跳。

人工呼吸:口对口吹气,确保通畅

(一)开放气道,确保畅通:在进行人工呼吸前,人们首先要确保患者的气道是畅通的,如果患者昏迷倒地,舌头可能会后坠,堵住气道,因此施救者需要采用仰头抬额法:二只手放在患者额头,轻轻向后压,同时另一只手的两根手指放在下巴骨突出的位置,将下巴向上抬起,这可以让舌头远离喉咙,打开气道,帮助空气顺利进入肺部,此外施救者还要检查患者口腔内是否有异物,比如呕吐物、食物残渣或假牙,如果有就需要小心清理,以免堵塞气道。

(二)密封口鼻,正确吹气:在确保气道通畅后就可以进行人工呼吸,施救者需要用一只手捏住患者的鼻子,防止空气从鼻孔漏出,然后深吸一口气,对准患者的嘴巴,以此完全贴合并形成密封,接着施救者可以缓慢吹气,大约1秒钟的时间,使患者的胸部明显起伏,因为起伏表示空气顺利进人肺部,但是如果胸部没有抬起,这可能是气道没有完全打开,需要重新调整头部位置再尝试,在每次人工呼吸后,施救者需要移开嘴巴,让患者自主呼气,同时观察胸部是否回落。

(三)掌握节奏,交替施救:人工呼吸不能单独进行,需要与胸外按压结合,标准的比例是30次胸外按压后进行2次人工呼吸,然后重复循环,人们在施救时要保持稳定的节奏,确保按压和人工呼吸的有效性,如果施救者不愿意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其可以选择只做胸外按压,因为按压本身也能帮助血液循环,为患者争取宝贵的生存时间,如果患者恢复自主呼吸,施救者应让其侧躺,以防窒息,同时等待专业救援人员到来。

心肺复苏术(CPR)是关键时刻挽救生命的重要技能,它不仅适用于医疗专业人员,也应该成为每个普通人都掌握的基本急救知识,无论是胸外按压还是人工呼吸,每一个规范的操作都可能为患者争取宝贵的时间,提高生存率,在突发心跳骤停的情况下,每一分钟都至关重要,越早施救,成功复苏的可能性越大,由于生命只有一次,掌握心肺复苏术不仅可以保护自己和家人,更可能在关键时刻拯救他人的生命,让我们共同学习,让急救成为一项人人具备的能力,为生命争取更多希望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山东省康复医...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