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羊佳  单位:三台县中医院 内三科  发布时间:2025-08-15
2283

肥胖症的本质是体内脂肪堆积过多或分布异常,当体重指数(BMI = 体重 kg / 身高 m²)≥28 时,就可诊断为肥胖。很多人以为肥胖只是 “肉多”,却不知道多余的脂肪并非 “沉默的旁观者”,而是会像一个 “内分泌器官” 一样,持续释放炎症因子、游离脂肪酸等物质,干扰全身代谢。这种代谢紊乱就像推倒的第一块骨牌,会引发连锁反应,牵连血糖、血脂、血压等多个指标,甚至损伤心、肝、肾等重要器官。肥胖引发的 “代谢多米诺”:从指标异常到器官受损

肥胖症的危害绝非 “影响美观” 那么简单,它会逐步破坏身体的代谢平衡,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

血糖失控:糖尿病的 “温床”

肥胖是 2 型糖尿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过多的脂肪,尤其是腹部内脏脂肪,会导致胰岛素抵抗 —— 身体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为了降低血糖,胰腺会 “加班加点” 分泌更多胰岛素,长期下来会让胰腺 “疲惫不堪”,胰岛素分泌能力逐渐衰退,最终发展为糖尿病。临床数据显示,肥胖者患糖尿病的风险是正常体重者的 3-7 倍,且腰围超标(男性≥90cm,女性≥85cm)的腹型肥胖人群,发病风险更高。很多肥胖者初期只是血糖轻度升高(糖耐量异常),若不及时干预,几年内就可能进展为糖尿病。

血脂紊乱:血管的 “隐形杀手”

肥胖会打乱血脂代谢的平衡,导致甘油三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好胆固醇”)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坏胆固醇”)升高。这些异常的血脂就像 “血管垃圾”,会在血管壁沉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引发冠心病、脑梗死等心脑血管疾病。内三科曾接诊过一位 35 岁的肥胖患者,因突发胸痛入院,检查发现冠状动脉已严重狭窄,而他的甘油三酯水平是正常值的 5 倍,其原因正是长期肥胖导致的血脂紊乱。

血压升高:心脏的 “额外负担”

肥胖者往往伴随高血压,这是因为过多的脂肪组织需要更多的血液供应,会增加心脏的泵血负担,导致血压升高;同时,脂肪细胞释放的物质还会影响血管收缩,进一步推高血压。高血压与肥胖相互作用,会加速心脏、肾脏的损伤,增加心衰、肾衰的风险。

其他连锁反应:从肝脏到关节

肥胖还会引发非酒精性脂肪肝,过多的脂肪在肝脏堆积,可能进展为肝炎、肝硬化;肥胖者的关节(尤其是膝关节)承受的压力更大,容易出现骨关节炎,导致关节疼痛、活动受限;此外,肥胖还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多囊卵巢综合征、部分癌症(如乳腺癌、结肠癌)的发病密切相关。

打破连锁反应:科学干预是关键

面对肥胖引发的代谢紊乱,及时干预能有效阻断恶性循环。内三科医生给出以下建议:

科学减重:循序渐进,方法得当

减重的核心是 “能量负平衡”(消耗>摄入),但绝非盲目节食。建议通过饮食控制(减少高油、高糖、高盐食物,增加蔬菜、全谷物、优质蛋白摄入)和规律运动(每周至少 150 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配合抗阻训练)相结合的方式,每周减重 0.5-1kg 为宜。对于 BMI≥32.5 或合并严重代谢疾病的患者,可在医生评估后考虑药物或手术治疗。

定期监测:早发现代谢异常

肥胖者应定期(每 3-6 个月)检查空腹血糖、餐后 2 小时血糖、血脂、血压、肝功能等指标,及时发现代谢异常。一旦出现血糖轻度升高、血脂紊乱等 “预警信号”,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生活方式调整或药物干预,避免病情进展。

关注腰围:警惕腹型肥胖

相比整体体重,腰围更能反映内脏脂肪的堆积情况。建议定期测量腰围,男性控制在 90cm 以下,女性控制在 85cm 以下,一旦超标,需重点干预。

肥胖症的 “连锁反应” 就像一张逐渐收紧的网,从体重超标到代谢紊乱,再到器官受损,每一步都在侵蚀健康。但值得庆幸的是,这种连锁反应是可防可控的。只要及时重视、科学干预,就能打破恶性循环,找回健康。内三科医生提醒:别让 “只是胖了点” 的想法耽误健康,管好体重,就是管好全身代谢的 “总开关”。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8-06
来源:山东省康复医...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6-27
来源:广东省惠州市...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